牡丹園裡的傳奇
這是在曹州牡丹園裡聽到的故事。
有人說曹州牡丹甲天下,也有的說天下牡丹數洛陽。那曹州牡丹園光聯成片的牡丹就有幾千畝,品種繁多,再齊全沒有了。不過,據說曹州早年間什麼花都有,就是缺少牡丹,後來玉版白和葛巾紫從洛陽來到了曹州,看中了這個地方,落下了種籽,才繁盛開來,這和《聊齋》里“葛巾”的故事恰恰相反呢。
曹州把牡丹叫花子。相傳洛陽有座邙山,以前邙山上有兩棵好花子,一棵白的,一棵紫的。每年到了穀雨季節,老遠望去,就會見到山頂上,兩棵花於開得活艷嶄新,有丈多高,又都花大如盤,白的雪白,紫的顯紫,連那山頭也被襯得光彩明亮,花子的枝葉全看得清楚。可是到了跟前,花影影也看不到一點,真是奇啦。
這兩棵花子,確實不同尋常。有一年穀雨前,花子正遇上好時候.白天日頭照,夜裡星月明,兩株花於喝足了露水,一陣清風,化成了兩個奇俊的仙女。白牡丹抬頭看看,說:“妹妹,你看!這洛陽真不愧是九朝古都,賞花有花,觀景有景,咱姐妹二人成天呆在這山頭上,也該出去遊逛遊逛了,你說咱是去游白馬寺,還是上齊雲塔.說不定能聽到塔下面的金蛤蟆叫哇。”紫牡丹高興地答應:“姐姐說得對,咱倆成天價守在這麼個多見石頭少見人的地方,實在弊問得慌,你看那天上的大雁成隊地飛,空中的雀鳥一群又一群,咱姐妹倆倒不如遠走高飛地出去見見世面吧。”
白牡丹琢磨了一陣子,也就同意了。沒用再言語.姊妹二人身輕飄飄地起到了半空,月趕流星樣越飛越遠。在家有在家的樂趣,出門有出門的耍頭,姊妹倆,看了些從來沒見過的光景,也經歷了從來沒有攤上的風風雨雨。這天過午,她倆來到了曹州的上空。當時趙樓村不僅有棟小樓,還有一個很大的花園,半空朝下望望,別說錦緞沒有那麼光彩,就是天上的彩雲也不抵這園裡的花色鮮亮。兩個仙女越看越入神,心看醉了,眼看述了,不由自主地往花園裡落去。
都說遠看青山,近看水,那好花更是百看不厭。姊妹倆黃營穿柳樣,瞧了這裡,瞧那裡。看了這枝看那枝.怎麼看也看不夠。看着,看着,不知不覺天就黑咧,還是合不得離開,就在那座小樓上宿下了。
就這樣,、白牡丹和紫牡丹兩個仙女,留戀趙樓的花園,一住就是多日。
說來也更奇了,趙樓村的人,常看到有兩個閨女,一個穿白.一個穿紫,衣帶飄飄的,在樓上看景。妹抹倆不光喜歡園裡的好花,也愛上了曹州一帶的風景,常常到外面去遊逛。有一天夜裡,月明風清,那起樓花園裡露光晶亮,花影搖擺,又是一番好看的光景。白牡丹和紫牡丹一面觀景,一面啦起呱來:
“妹妹,這曹州地面一馬平川,土地黑泊油的好吶。”
“對,越住得日子長,越覺得這是個好地方。你看遠有黃河,近有綠水,咱姊妹既然來到這裡一趟,怎麼的也得留下個根芽才好。”
“這主意不錯,可是景好,地好,還得人好,要不,小小的根芽怎麼受得了千災萬難?我說咱以後不光觀景,還得到處去訪聽訪聽人哩。”
第二天,姊妹兩個去無影,來無蹤的,串鄉,訪村,聽說了一個故事,這故事有根有梢,有頭有尾,直聽得兩個仙女,回到小樓上還感到情比火熱。齊都說,“曹州有這樣勤勞的厚道人,一定讓牡丹在這裡生根開花。”
穀雨過後,姊妹兩個,儘管覺着曹州什麼都好,總是戀家鄉的一捏土,就在臨走的時候把兩個花籽落在了樓上。趙樓的人,看到樓上有兩個白胖的小孩,笑嘻嘻地咧着嘴。趕上去一看.小孩不見了。左找右尋的,在地上揀到了兩粒花籽。花籽入土,第二年出來了兩棵牡丹.培土澆水,養了五年,兩棵牡丹都開了花,一棵開的雪白,一棵開的顯紫,白就是玉版白,紫的就是葛巾紫,都是那樣花大如盤,其俊無比.真是花中之王。
那兩個牡丹女聽到的。到底是個什麼故事?說起來,前面得有這樣的話:
良心正,心腸好。
常言道:“花美美在外面,人美美在心裡。”起了這個頭,下面就是她倆聽到的故事;
那九曲黃河,經過曹州地面,仍然是浩浩蕩蕩,黃浪滔滔,岸上的一間茅革小屋裡住着娘兒倆,少地無土的,全靠兒子打魚過活。小夥子長得粗壯結實,跑得頂風船,撤得大魚網.儘管風裡來,浪里去,成天不停地忙活,還是斷不了受窮挨俄,家裡常常沒有隔宿糧。這一年冬天,進了臘月門,黃河結了冰,打魚是沒門啦,娘兒兩個跟着也就斷了頓。穿得十日破,挨不得一日餓,連愁帶餓,娘病倒了,她心疼兒子,說道:“苦日難熬,光愁也不頂用,後庄上唱戲,你去看個熱鬧吧!”
小夥子有心在家守着娘,又一尋思,老呆在家裡也不是個辦法,出去走走,碰巧也借點吃的也好嘛。
小夥子出了門,三個轉,四個彎地到了戲台於底下東撤模,西撤摸,圍着戲台於瞅了個遍.雖是看到了幾個熟人,也都窮得和自已差不多,各人都有難處,怎麼好把愁布袋讓人家背呢。他嘆了口氣,戲也沒心看,轉身往後走,心裡又思量:“娘有病,回家怎麼跟她老人家說?”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天地再寬,也覺得無路可走。
這工夫,戲台上正唱得熱鬧。後庄有一戶人家,老漢和兒子看戲去了,家裡只留下閨女看門。一家三口小日子過得還挺殷實,有糧有草的。閨女到場院里拿草喂姓口.無巧不成故事,就在這個空當,小夥子從門前經過,看到街門敞着,廂房裡還有燈亮,一陣尋思:人窮才知求人難,自己五大三粗的漢子,怎麼好在人前張口呢?又一想,為了叫娘吃上頓飯,自己有什麼臉皮舍不上。轉了這個念頭,腳步也就邁進了院里,叫了幾聲,聽不到答應,又定到了廂屋門口,往裡一看,很是吃驚,屋裡只有幾個上尖的糧食囤,卻什麼入也沒有。他正想退出去.偏偏在這當口,閨女回來了。她千精細百憐俐的,見院里進去了人,也不聲張,把草一扔,伸手把街門關死了,還“嘩啦”一聲把門掛子扣在門鼻子上。小夥子看看被關內了院里,心裡那個着急勁,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出去才好。世上啥都有,就是沒有賣後悔葯的.他後悔自己不該進來,可是後悔也晚了。
再說老漢和兒子,不放心家裡,戲沒看完就回來了;哥哥是個毛楞性子,聽妹妹一說,立時揚起了眉梢子,說道:“黑燈瞎火地往人家宅院里鑽,不是賊是什麼?”他三步兩步地跑進了場院里,摸起了一根鐵棍,就要開門去打,叫爹一把拉住了,說道:“百事都得有個實,先問清楚了再說。”開門進去,兒於又要動手,又叫老漢給止住了,他真的細米扒糠地問了起來.小夥子便把家裡怎樣窮,老娘病在了炕上,自己想進來要點乾糧,一根一底的都對老漢說了。
老漢是吃透世情的人,把仁義看得值千金.說道:“人窮了步步有難,處處有災,俗話說,山再險總有路,河再寬總有渡,只要不怕風霜勞碌,哪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老漢給小夥子裝上一口袋麥子,又裝上了一口袋谷,他伯小夥子餓得沒力氣,還叫兒子親自給他送去。
看到有人送來了這麼多的糧食,娘自然要問個明白,小夥子照實說了一遏,娘感思不盡:“嘖嘖,天上的月亮也趕上不老漢的心眼亮,把仁義看得比泰山重。孩子,咱窮了人卻不能窮了志,往後做事可不能光想着自己。”小夥子說:。娘,我一定記住你的話。”
過了年,開了春.黃河解凍了,小夥子又下河打魚。他把打的頭一條魚,天不亮就給老漢家送去。看看街門還沒開,便給他掛在門鼻上。從這以後,每天都是這樣,老漢開開門就看見一條活鮮的色掛在了那裡,猜想一定是小夥子送來的。
這年秋天.縣官的兒子出來打圍,丟了鷹啦,貼出了告示:誰要是給他找着鷹,賞銀一百兩,誰要是把鷹打煞,要拿命來抵。在貼出告示的第二天,小夥子又是天不亮去送魚,看到老漢家門鼻子上掛着個死鷹,台階上還有一大攤血。他看事不好,連忙用土把血蓋了蓋,從門鼻上摘下死鷹.飛跑帶奔地趕了回去,把它扔進黃河去了。一場大禍就這樣隨水漂走了。
原來這死鷹是一個有錢的財主給老漢家栽的贓,財主看中了他的閨女,幾次叫人去提親,老漢說:“會嫁的嫁對頭,不會嫁的嫁門樓,有人看中金和銀,我圖的是人和心。”說什麼也不答應。那財主恨在心,他捉住了公子丟的鷹,把它弄死,掛在了老漢家門鼻上,存心要嫁禍給老漢。
一連七天,小夥子沒給老漢家送魚,也沒上門去。老漢人一家都掛得慌:是不是他娘兒倆攤上什麼事啦?正要去看看,小夥子來了,他把七天前早晨來送魚,從門鼻上摘下死鷹扔到黃河去的事說了。老漢聽后,不禁大驚失色,說道:“是你救了俺一家三口,要不,真不知要落到哪步田地。”
小夥子說:“樹無根也就無葉,是你人善良,心底好,好心催的我,才每天大清早來送魚。老漢說:“還是你為人老誠厚道,都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家人口也不多,不知定過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