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傳說源流談

董永傳說源流談

董永傳說源流談

史志、正史是官方語言,是強權政治的產物,是體現統治者意志的粉飾文章。而民間傳說則不受強權的干擾,有什麼就說什麼,是什麼就說是什麼,反映了真實的歷史與事實,是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的偉大記憶。 董永傳說屬於民間文學的範疇,它雖來源於真實的人生故事,但經過長時間、多地區的反覆加工、升華與神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忠孝文化的歷史瑰寶,成為全中國人民所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符合三個基本標準,即:一是在當地有廣泛影響,群眾普遍認同;二是有地方特色的歷史傳說或文字記載;三是有遺址、圖片等實物資料。作為民間傳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同時接受多個地方的申報。申報董永傳說的地方越多,越能說明董永傳說的全國性、普遍性、歷史性、群眾性,越能說明董永傳說對全國人民的巨大影響力,越能證明董永傳說在民間文學領域中佔有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董永作為民間文學中的典型人物,雖來源於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只不過用了其人物原型,用他作為載體,堆積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孝文化的精華底蘊,聳立起了孝文化的一座豐碑。他是用許多地方、許多時代的無數個孝子形象集中塑造出來的孝的符號,孝的化身。他充分表達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美好願望,是中國人民兩千年來共同創造、不斷完善的藝術精品。 董永傳說是民間文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是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具有多元性、廣泛性,而不存在唯一性,沒必要爭得臉紅脖子粗,都說自己的地方是董永故里,鬧得人們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董永傳說有其傳播的源流,源流所經的各個地方的董永傳說都有其各自的歷史背景和地方特色,各地在宣揚董永傳說的同時一定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一定別弄錯董永傳說的源流方向。 董永傳說就像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其源頭,有其主流,也有很多支流,從涓涓細流到波瀾壯闊,最後洶湧澎湃、浩浩蕩蕩,匯入遼闊的大海。它從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原的懷縣向四處擴散,傳播的主流向東到山東千乘,再向南過汝南到安陸,然後再匯入江南廣大地區。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屬於民間傳說。民間傳說的產地分為原生地、流傳地、藝術加工地;其類型分為原生態、神話態、藝術態。 筆者經過二十多年時間,徒步考察遺迹、遺址,訪問傳承長老,收集口頭傳說,經過長時間反覆分析、論證,終於得出結果: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原生地,就在西漢後期的河內郡懷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只有這裡才到處流傳着這個故事的原生態。 山西省萬榮縣原生的是“魏孝子董永和田仙”的故事。 後漢《郡國志》中記載:“古河東郡汾陰縣有魏孝子鄉祀焉。”《萬泉縣誌》中記載有“魏孝子董永,春秋祀焉。又董有鐵驢,謂身通仙水,小淮村人” 《山西通志》卷七十四,《秩祀略下》記載:“萬泉縣,祀……魏董永……”(《山西通志》中華書局11冊第5143頁) 據許天合、張尚勤二同志撰文考證:“織女天仙”是距離郭家岔村不遠的“田家窯”村一位田姓人家的女兒,名字就叫田仙。 綜上所述,萬榮縣流傳的是魏孝子董永和田仙的故事。而全國到處流傳的是西漢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這樣看來,萬榮的故事時間在後,說明不是原生地而是流傳地。西漢末年有王莽之亂,東漢末年有黃巾起義、三國紛爭,此時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往緊鄰的山西南部逃難者眾多,當然董永後人也在其內。從緊鄰山西南部的河內郡懷縣逃難者,到晉南后把村名起為小懷(淮)村、懷介村等帶“懷”字音的名字,介有“介入”的意思,也是“建”字之意,說明都與懷縣有關,也是懷縣為故事原生地的有力旁證。現今晉南,承認是河南的遷居人仍很多,他們不忘故土,更是不忘從故土帶去的傳說軼聞。 董姓起源於四千年前的河東,但以後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區,到秦漢之際才向河北、山東等外地遷移,董永故事發生在二千年前的西漢後期,當時有董姓聚居的地方都可能發生此故事,董姓起源地和故事發生地是不可以划等號的。 山東千乘(今博興)也是故事的流傳地,其類型為神話態。在寫出《孝子傳》董永故事的西漢文學家劉向去世153年以後,建於公元147年的嘉祥縣武梁祠石室後壁第二層右起第三個石刻畫面上董永盡孝故事上方帶翼仙女飄飄欲落。 清康熙三十四年《人物誌》中記載:“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人,早喪母,漢靈帝中平中,黃巾起,渤海騷動,永奉父來徙”。由此可見千乘的董永是東漢末年(公元184年)人,從時間上看,與生活在公元前的西漢孝子董永也不是一個人,兩者相隔近二百年。顯然是把封地在千乘的東漢第四代高昌侯董永當成西漢孝子董永造成了混亂。千乘的董永,是東漢高昌侯董忠的四世孫董永,而不是貧困潦倒、轆車載父、賣身葬父的西漢孝子董永。 從山東嘉祥縣的東漢時期武氏墓群石刻、三國時魏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都可以看到,說董永是千乘人,但同時又說天仙織女助其償債,忽飛而去的神話,由此看來,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後,千乘的董永是從中原的懷縣遷移去的,故事為神話態,因而也不是故事的原生地。 據臧勵和編撰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說:“董永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徙德安。”這裡說的汝南即今新蔡縣,德安即今孝感。由此看來,故事流傳到汝南、孝感的時間更在千乘(今山東博興)之後,更算是故事的流傳地了,故事的類型更是神話態。 至於江蘇丹陽,屬於董永故事的藝術加工地,故事的類型為藝術態。 唐代以後,董永故事的說唱文學盛行,話本《董永遇仙傳》、彈詞《槐蔭記》都說董永是丹陽人,於是丹陽就成了董永故里。輓歌《槐蔭記》說董永家住黃州孝感,於是孝感就成了董永故里。到了解放后五十年代,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說董永家住丹陽,於是丹陽便頓時蓋過其它地方,成為董永的“真正故里”了。 說唱文學和電影都是藝術態的加工品,其說的地方只能說是董永故事的藝術加工地。 說到這裡,我得趕緊聲明,本文是學術研究,是探索董永故事原生態的發生地,並不反對把傳說神話化、藝術化。認為故事的流傳地、藝術加工地一個比一個更高級、更藝術、更上一層樓,都比原生地的台階要高,浩瀚大海當然是遠勝於涓涓細流。尤其是丹陽的黃梅戲《天仙配》更是董永故事藝術加工的最高峰,至今仍沒有另外的有關董永的藝術作品蓋過它的巨大影響力。各個流傳地都對董永傳說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應該受到極大的尊敬。 本文要說董永故事的原生地在河內郡懷縣,其根據有六: 一、從故事發生的時間上講,懷縣的董永故事發生在西漢後期,比其他地方要早。時間段在昭君和番(公元前33年)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3年(公元27年)之間,有幾十萬字的文字資料足可以說明這個事實。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在其所著的《孝子傳》中明確記載了董永行孝故事,這就說明在公元前6年,董永至少就應該是20多歲的青年人了。只有武陟縣的董永傳說唯一地符合這一基本條件。 二、從人文上講,天下姓氏出中原,是四方移民的出發地。在二千年前的西漢,中原地帶是董姓的主要聚居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后才大量向山東和湖北等南方地區遷移,董永故事才隨着移民向各地流傳。此後,三國紛爭,西晉八王之亂,唐代安史之亂,北宋南遷,元末戰爭,朱元璋三洗懷慶府,懷縣人為了活命多次南逃,把董永傳說帶過了黃河,又帶過了長江。懷縣移民們不光帶去了大量的物質資料,還帶去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其中當然包括了董永傳說。 三、從故事的形態上講,懷縣流傳的都是故事的原生態,董永真有其人,七仙女是人不是神,是下凡村的張七鮮,人們稱其七鮮女,同齡人稱其張七姐,其父張老田,後人尊稱老田爺,其母王氏,後人尊稱其王母。七鮮女排行老七,有六個姐姐,皆善於織絹。附近還有一村名七方(本地土音“七凡”),傳說是七鮮女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簡稱為“七方”,此村頗得七鮮女遺風,女人們善於絲織,二千年來,至今興盛。 七鮮女久慕董永孝名,同情董永遭遇,瞞着父母,從雲台山上下來經山陽、落仙台、下凡村、大凡村到大槐樹前和董永相遇,自成姻緣,到傅村傅財主家織絹百匹頂了債。在回小董途中被七鮮女父母派的人碰見,強押回雲台山山寨,七鮮女痴心不改,被關三年後才放她回小董與董永團圓。所有的故事都土生土長,原汁原味,都反映出了真實的人生,屬於原生態。 四、從地理環境上說:雲台山、山陽城、七方村、落仙台、下凡村、大凡村、大槐樹、傅村、小董村、董永墓,方圓不過百十里,故事的行程時間與故事的發展完全相符,到至今仍有可重複性。 五、從民俗上講,直到今天,武陟許多民俗還是與董永和七鮮女密切相關,農曆二月初三董永生日過紀念節,三月初八日過送子節,九月九日董永忌日過敬老節,十一月初十董永被皇封為孝廉過孝子節,十月二十日為紀念董永挑單衫為父行孝而舉辦為期十天的縣城物資交流大會。還有:一是“七”同“巧”,說七仙女最巧,喝酒猜枚把“七”說成“巧”。懷慶人盛行過“七巧節”,每逢農曆七月七日晚上,所有的年輕女人帶着自己平時<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傳說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