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遺珠
成語“滄海遺珠”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的汴州,即今開封市,故事的主人公是名相狄仁傑。這則成語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的事物。
狄仁傑,字懷英,生於公元630年,卒於700年,唐代并州太原即今山西省太原人,以明經科進士,進入仕途,武則天大周時期兩度出任宰相,是我國封建社會傑出的政治家。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李耳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其為“唐室砥柱”。狄仁傑身後謚號為“文惠”,睿宗李旦朝又封為梁國公,卒葬洛陽白馬寺。
狄仁傑年輕時,特別喜歡讀書。他捧起書就非常專註,往往對其他事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甚至連家人讓其吃飯都有點不耐煩,嫌耽誤了他的時間。真有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味道。
有一次,在狄仁傑住處附近,有一個人被殺害了,官府派人前來勘察,召集了包括狄仁傑在內的許多人詢問情況。當時,眾人紛紛爭着回答,只有狄仁傑一言不發,只顧手握書卷沉迷其中,勘查的官員覺得狄仁傑沒把他這個勘察官看在眼裡,就問狄仁傑:“你住在被害人附近,一定多少知道一些被害人的情況,為什麼不說話?”狄仁傑頭也沒有抬,眼睛都沒離開書本,隨便答了一句“我在與經書中的聖賢對話,哪有功夫與庸俗小吏費口舌。”
這個負責勘查的官員聞聽此言非常惱火,便懷恨在心,但也奈何不了狄仁傑,因為狄仁傑也僅僅是出言不遜,並沒有違犯哪條唐律,找不到報復的理由。誰知在唐高祖李治年間,冤家路窄,狄仁傑被派往汴州即今開封任參軍,竟與這位官員成了同僚。這位官員仍對以前那件小事耿耿於懷,伺機報復,於是便挖空心思,巧立名目誣陷狄仁傑,致使狄仁傑被投入了大牢。
此時,皇帝正巧委派黜陟使閻立本到各地巡視調查官吏的所作所為,以便施行賞罰,同時了解當地各方面情況。貴為宰相但仍要跪着給唐太宗畫表現唐太宗接見迎接公主的吐蕃使臣情景的《步輦圖》的名畫家閻立本來到汴州,在查閱案卷時發現狄仁傑的案卷疑點很多,閻立本是個非常認真惜才的人,便派人把狄仁傑叫來,親自詢問。狄仁傑本來就是被冤枉的,一經認真審查,便真相大白,狄仁傑一點罪過也沒有。
閻立本從狄仁傑的辯詞中,不僅理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同時也驚喜地發現狄仁傑神情自若、言語從容、思辨詭盡、辯駁有力、實為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稱讚狄仁傑說:“孔子說“觀過知仁”,你可算得上是滄海中遺留的“一顆珍珠”了。”
擅於識才薦才得閻立本便推舉狄仁傑為并州法曹。自此,狄仁傑便從汴州開始邁向起其波瀾壯闊的人生仕途之旅。直至成為武則天大周朝的丞相。狄仁傑上任后,果然不負眾望,顯示出非凡的政治才幹。凡經他審理的案件,沒有一件處置不恰當的。
狄仁傑在任并州法曹參軍期間,與他在同一知府任參軍的鄭崇質要被委派出使邊遠之地,其老母體弱多病。狄仁傑知道這種情況后,便對鄭崇質說:“令堂大人體弱多病,需要你照顧,而你又要受命遠行,這對令堂大人來講可謂是雪上加霜,老人家不僅失去了你的照顧,相反卻還要牽挂你為你憂愁,這怎麼行呢?”於是,狄仁傑便向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前往出使。狄仁傑此舉不僅解除了鄭崇質忠孝不能兩全的困擾,而且來帶了個互相關心、友愛、團結的好頭,感動了周圍的同僚們。藺仁基作為上司非常讚賞狄、鄭之間的深情厚誼,同時也深為自已與司馬李孝廉不和而感到羞愧,遂主動與於李溝通握手言歡,自此兩人相處融洽和好如初。同僚們每提及此事,都齊聲稱讚“狄公賢德”。
由於狄仁傑斷案如神,深得上司及同僚的賞識,公元767年,便升任大理丞。狄仁傑在任大理丞一年之中,作為審判官,認真審理公正判決了長期積壓的案件達一萬七千多件,而且量刑適當,沒有一個當事人認為判案不公,甚至為此喊冤上訴者。大理寺丞的官職並不高,官秩在六品上,在大理寺里,他的上司便有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正軍,與狄並列的大理寺丞也有四、五人之多。然而狄仁傑斷案如神的美名恐怕正是在他擔任大理寺丞這短短的一年內贏得的。看來為官不在位置高低,不在時間長短,再要真正以民為本,實實在在的為黎民百姓多辦實事好事,百姓就會記住你的恩德。
狄仁傑不僅與同事的相處融洽,斷案公正果斷,而且敢於諫護法綱,認法律不認皇帝。有一次,左武衛大將權善才和右監門中郎將范懷義用斧子誤砍伐了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上的柏樹,致使唐高宗李治在盛怒之下,下達了斬殺權、范二人的命令。當時,大理寺丞狄仁傑掌管刑獄,他向高宗啟奏說:“根據權、范二人的罪狀,只能給予罷免官職的處罰,不能處死。”高宗聽后,大發雷霆說:“權、范兩人使我背上了不孝子孫的罪名,一定要殺掉。”並催促監斬官立即行刑。狄仁傑說:“西漢有偷盜高廟玉環之事,漢文帝想要滅其族,張釋之在朝廷之上直言規勸說:“假如有人盜取了長陵一把土,將如何按法律治其罪。”漢文帝認為釋言之有理,就打消了滅盜者之族的念頭,只殺了首犯一人。微臣是個執法官,只能按法律辦事,如果因為誤砍幾棵昭陵上的柏樹,就殺掉兩位大臣,這實在是量刑過重、過濫,這樣做只能是失信於民,恕微臣不敢奉詔!”
唐高宗情緒激動地說:“權、范二人太可惡,怎麼能砍伐父皇陵基上的柏樹呢?真知道你是一個正直無私,執法嚴明的好官,但朕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朕這次不能聽你的,非殺權、范兩人不可!”話說到這等嚴厲、不容分解、毫無商量餘地的份上,一般人,早就知難而退了。但剛正不阿的狄仁傑毫無退縮之意,他仍據理力爭地說:“犯顏直諫,歷來都是被認為是很難做到的,但我覺得這種事,如果遇到桀、紂那樣的昏君則很難解決;如果遇到了堯、舜那樣的明君則很容易解決。”仁傑在這裡暗喻:你若答應我的請求就是堯、舜,若不答應就是桀、紂。“今天微臣之所以不敢奉旨殺死權、范是怕讓陛下背上無道的惡名”
高宗的情緒在狄仁傑言之有理的一再申辯下,有所緩和,但他仍堅持:“法外找理”一心想殺掉權、范二人。狄仁傑堅持說:“陛下制定的法律早已懸挂在宮闕之外,法律規定本來就有差別等次,如徒刑、流放、處死等罪,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哪有罪不當誅而特令賜死的道理,倘若法律可以隨一個人的一直隨意更改,那法律還有什麼權威、威嚴可言?陛下必欲變更法律的話,那就請從今天這件事開始吧。”
狄仁傑的冒死進諫,終於說服了高宗,高宗收回成命,免除了權、范二人的死罪,罷去了他們的官職,流放到了嶺南。幾天以後,朝廷特擢升狄仁傑為侍御史。
仁傑為人寬厚、不記私仇、光明磊落,深受武則天的賞識。作為中國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城府極深,工於心計的女皇武則天深知要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治理好國家,人才是第一位的,非重用狄仁傑這種既有才幹又忠於皇上、江山社稷的賢才不可。她不僅連續提升狄仁傑的官職,而且尊比自己年輕的狄仁傑為“國老”,還要求大臣們非軍國要事不要去打擾國老,並特別關照免去狄仁傑上朝進諫的禮節,不行跪拜之禮。甚至有一次仁傑陪武則天巡視,仁傑的坐騎受了驚嚇狂奔不已,武則天唯恐摔傷了狄仁傑,便命太子拽住馬韁繩,讓仁傑穩穩噹噹的下馬。以至於仁傑公元100年秋去世下葬時萬人空巷,武則天罷朝三天,哭泣着說:“朝堂空也”。
有一天武則天單傳與狄仁傑議事時,她對仁傑說:“你當刺史時,政治清明,治理有方,百姓擁戴。但仍有人在朝廷上彈劾你,你想知道告你的人是誰嗎?”碰到最高統治者如此關切、近乎的問話,多少有點私心的人就會感激涕零,立馬匍匐在地高呼“謝主隆恩”,急於想知道是誰在背後告御狀,戳自己的脊梁骨,不說是日後尋機報復,至少也要分清敵我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吧。但以天下為己任,以國家社稷利益為重的狄仁傑辭謝說:“陛下您認為臣是錯的,臣一定改正,您認為我沒有錯,那就是臣的榮幸。至於在背後說臣壞話的人,臣不願意知其姓名,免得心存隔膜,不利於團結。影響大臣們齊心協力,共同為陛下為社稷殫精竭慮,死而後已。”
武則天聽完仁傑落落大度的一番陳詞,甚為感動,覺得仁傑能容人,氣量大,可堪重用,更加器重仁傑。由於仁傑好面執進諫,常常違背則天的旨意。則天也曾受夢想當太子的則天侄兒武承嗣、酷吏來俊臣的蠱惑,情緒化的動怒,一度貶了仁傑的官職,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經過幾件事情,則天看到仁傑確是個難得的棟樑之材,每每與仁傑議政,意見看法相左時,總屈從於仁傑的意見。
則天與仁傑君臣之間能做到均稱意見不一致時君服從於臣,這個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在則天與仁傑這對戰略夥伴之間就接連不斷地發生了此類事情。不管在皇帝的私生活或者是歷朝歷代最為敏感的接班人的問題上,武則天都能認真地聽取狄仁傑的意見。
有一個時期,武則天想立自己的娘家侄子武三思為太子,為此,武則天使人詢問眾大臣對這件事的看法,包括宰相在內的文武百官都面面相覷,不敢染指,更不敢談看法,害怕引火燒身。只有不考慮個人榮辱進退、置生死於度外,處心積慮興復唐室的狄仁傑犯言直諫說:“依我看,上天和普天下蒼生都沒有厭棄大唐的仁德的意思,從而庇護太宗之後,您記得前不久您為了抵抗侵犯邊境的匈奴,讓梁王武三思在社會上招募勇士,經過一個月的招募還沒招到一千人。後來您又讓您的兒子廬陵王李顯繼續招募,不到十天,廬陵王就募兵五萬,可見廬陵王是多麼的精明強幹,現在要繼承大統,非廬陵王不可也!”武則天一聽,頓時勃然大怒,好一個狄仁傑竟然不看自己的臉色附和自己,反而與自己的真實意圖唱反調,隨即宣命罷朝不議,拂袖而去。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大概是則天思前想後,覺得自己的娘家侄兒政治才能或是智商,都屬於平平無奇,方才懷疑自己在太子問題上是否有偏差。於是在朝廷上重議太子問題時,狄仁傑上奏說:“太宗皇帝冒着刀刃箭弩征殺討伐,櫛風沐雨,奪得天下並想傳給後代子孫。先帝病危之際,詔令陛下監國。陛下穩坐帝位十幾年,現在又要傳給武三思,這不合乎祖上常規和天下蒼生的意願,應該按先帝的遺願把帝位傳給先帝的子孫。況且,姑侄關係與母子關係孰遠孰近、哪個更親,這不是明擺着的嘛,陛下若立廬陵王為皇太子,您百年之年仍能常享宗廟,承繼無窮。若立三思為皇太子,宗廟就不會有您這當姑姑的神主牌位了,從未聽說哪朝哪代娘家侄兒當了皇帝后,會在宗廟中祭祀自己姑媽。”仁傑這番站在武后立場、為武后着想、透徹精闢的陳述,擊中了武后的心病和要害,武后終於醒悟而放棄了立三思為接班人的打算,改立自己的兒子廬陵王李顯為皇太子。就這樣,在狄仁傑持之不懈的一再忠諫下,則天的大周王朝和平演變,實際上也是重新回到李家大唐。以至於後人在與《三字經》和《增廣賢文》等並列的啟蒙讀物《五字鑒》中說:“若非狄仁傑,唐室絕後裔。”誠者斯言。
仁傑在薦賢方面的功績可以說不亞於他在犯言直諫方面的業績,用全力以赴、不遺餘力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有一次,則天對仁傑說:“我想讓你給我推薦一名賢士,你看誰可以。”仁傑說:“如果要選用卓爾不群的奇才,荊州長史張柬之是第一號種子選手,可堪重用。”隨之這天擢升柬之為洛州司馬,過了幾天,這天又向仁傑徵詢賢才,仁傑說:“臣已推薦張柬之,至今未見任用,不知何故。”則天回答說:“朕已經選拔他任洛州司馬。”仁傑說:“陛下需要的是將相之才,我向陛下舉薦的也是將相之才,而不是司馬之才呀!”幾天後,則天即把柬之升遷為侍郎,后又任命為宰相。
狄仁傑先後向朝廷推薦了幾十個人,這些人後來大多成為朝中一代名臣,如姚崇、桓彥范、敬暉等。公元705年,也就是仁傑死後第五年,則天病重,張柬之、敬暉、桓彥范等擁立太子登基,尊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由大周回歸大唐的過程,使大唐在沒有發生任何重大動蕩的情況下得到光復。
仁傑為江山社稷薦賢功勛卓著,人們稱讚他說:“天下的桃李多出在狄公的門下。”狄仁傑聽了此話並沒有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多大功勞,他說推薦賢才全是為了江山社稷國富民強,沒有摻雜任何私利和雜念。仁傑言真意切,說的全是肺腑之言。他在知人善任上承啟了發現他這匹千里馬的伯樂的優良傳統。發現狄仁傑這匹千里馬的伯樂有兩個,一個是之前講述過的閻立本,另一個就是在仁傑毫不知曉的情況下向則天推薦他的人——婁師德。在仁傑被降職調到邊遠地方任職時,監察御史婁師德將軍認為仁傑是個人才,所以就在則天面前竭力保薦他。但是仁傑並不知道此事,他認為婁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工於心計深謀遠慮的則天為了鼓勵大臣向朝廷舉薦人才,有一次朝議后,則天故意問仁傑:“你看婁師德是否有知人之明,薦人之德?”仁傑說:“婁將軍謹慎謙恭,盡職盡責,但沒聽說過他在薦賢上有任何建樹。”則天笑着說:“朕啟用你,全憑婁師德的力薦,而且他是在你落難時向我保舉了你,足見其用心良苦,難能可貴。”仁傑聽罷頗為感動:師德與自己非親非故,他秉公薦賢,且不想使人知恩、感恩,其磊落大度,高風亮節着實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