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打了個盹兒(一)
倉頡沒出名前可不叫倉頡,他本姓侯崗,號稱史皇氏。話說史皇氏根據山川日月、飛禽走獸的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后,華夏民族就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時代,這意義可大着呢。黃帝很器重和感佩史皇的才能,就賜給他一個“倉(倉)”姓,名為倉頡。黃帝的用意很明確,所謂“倉”者,即君上一人,意思是在倉頡這個人的下邊才有他這個君主。由此可見黃帝敬賢愛才和虛懷自謙的高尚品質。頂着這麼高的榮譽,倉頡自然對黃帝感恩戴德了,也就更加專心致志地從事他的造字事業。
漸漸地,倉頡感到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文字在表達上的不足了,一些比較複雜的意思和抽象的事物很難表達出來,於是他開始試着尋找新的造字方法。後來,又經過好些個日日夜夜的苦熬,倉頡陸續發明出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加上原來的象形,共六種。從那以後,倉頡造出的字就更加傳神和準確了。
這六種造字方法中,倉頡最為欣賞的是“會意”。無論多麼複雜的事,只要經過這“會意”一撮合,就都表達出來了。舉一個例吧,當時軍隊在野外行軍打仗,要壘石為灶,拾柴作薪,點火做飯,這內中有灶、有鍋、有柴草,還有雙手抱着甑子的動作,這麼多的物什,這麼複雜的意思,他只用一個“爨”字就把它們都表達出來了。倉頡看着這個他新造的“爨”字,不斷地把玩欣賞,那個得意勁啊,就甭提了。
倉頡造的字越來越多,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漸漸地,倉頡有些目中無人了,他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黃帝知道這個情況后很不高興,遂囑託身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處理這件事。
老人先到民間去了解百姓使用文字的一些情況,心中有了數,之後找到到倉頡:“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了,可我人老眼花,有兩個字我至今還不明白是啥意思。”
來自:小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