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命名“阿是穴”
終南山裡有位老獵人,由於長年在外,得了腿痛病,發作時難以忍受。他多方求醫無效,後來聽說長安城有個“藥王”孫思邈,醫術非常高明,於是他來到長安求醫。孫思邈就給他服藥、扎針,但治了將近半個月,病卻不見好轉,他想,除了針十四經穴,是不是可以另尋新穴呢?他又擔心會出什麼危險,就先在自己身上試扎了數次。然後請老獵人躺在炕上,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試針穴,並不停地問這裡疼不疼?老獵人回答不是……當他掐到有個穴位時,老獵人突然大喊:“啊,是!”孫思邈便掐住這個點,毫不猶豫地把銀針扎入這個穴位,過了一會兒,老獵人腿痛減輕了。因為療效顯著,孫思邈就記下這個新穴位。第二天又找到了一個點,就這樣扎了7天針,換了5個穴位,老獵人的腿痛病終於痊癒了。此後,孫思邈思忖給這些新穴位命名,忽然想起老獵人的喊聲,於是就將這些經外奇穴稱為“阿是穴”,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阿是穴”始於《備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借驗,故云阿是穴也。”因其無固定名稱與位置,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為腧穴,故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