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百年肥腸粉沉澱了白家小鎮的好客和善良
肥腸粉因發源於成都雙流白家小鎮而得名,又叫做白家肥腸粉,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白家鎮位於成都城南,從成都趨車前往只需半個多小時,小鎮很小,三條街道縱橫相連,房屋精巧別緻,主要以兩三層居多,常有人在樓上樓下兩兩相望。這個只有不到2萬人口的小鎮,卻有10多家白家肥腸粉店,店名大多以老闆的姓氏取,如“徐記白家肥腸粉”、“何記白家肥腸粉”等等,這些店各有特色,如徐家以“湯鮮”聞名,何家以“粉嫩”著稱,雖然均只有幾十平米的店面,卻都自稱是小鎮上最氣派的肥腸粉店、能烹飪最好吃的肥腸粉來招攬顧客。去白家鎮吃肥腸粉,應趕早不趕晚,去遲了要排隊不說,還很可能空肚而歸。
關於白家肥腸肥的來歷,小鎮上的老人可以跟你話不停歇地講上一天,大意就是清末年間,連年戰亂,許多流浪者湧入天府之國避禍。一名外鄉人漂泊到白家小鎮,終因饑寒交迫,昏倒在一戶人家門前。做粉絲生意的主人好心地救起這個外鄉人,並以當地的紅苕粉絲熱情款待,粉絲晶瑩剔透,麻辣鮮香,甚是可口。戰亂中,外鄉人離開了那座平凡的小鎮,甚至來不及詢問恩人的姓名,只是那碗救命粉絲的美味卻永遠留在了記憶里。外鄉人在漂泊途中不斷向人們講述“粉絲救命”的故事,不少人因此慕名前往,一品美味。於是,白家粉絲逐漸在川西平原流傳開來。由此可以判斷,白家肥腸粉至少有100年歷史,這也沉澱了成都人熱情好客、質樸善良的性格特徵。白家肥腸粉是小鎮的生存方式、娛樂談資、也是他們的魂。
白家肥腸粉店開到成都市區估計已有一二十年的時間,有“鄉下舉人要進城”,也有“好寶貝要獻官”的意思,總之是各取所需,白家肥腸粉也逐漸繁榮起來。如今白家肥腸粉在成都的店鋪不下1000家,裝修也越來越漂亮,窗欞樓閣、瓷磚玉瓦、燈紅綢彩、顧客盈門、生意紅火。但是白家肥腸粉始終是市井的、鮮活的,隔着餐廳大堂的玻璃窗,依然可以看清肥腸粉加工烹飪的全過程,這些過程有100年沒有變化,還是那個小吃的“味”:一口大鐵鍋,幾根雪白的肥腸在鍋里文火熬着,清香四撲;一個大鋁盆,筷子粗的紅苕粉在清水裡漂泡着,柔軟細膩;主廚師傅麻利地從鋁盆里撈起一把苕粉,用竹編煮簍盛着放在鍋邊小煮,情形跟“燙火鍋”有分相似,三分鐘就煮好了——粗壯的粉絲、大大的肥腸子、點綴少許蔥花、搭配幾根香菜,看一眼都讓人口水直流。“肥腸粉來了,外加一個鍋魁”在服務員的吆喝聲白家肥腸粉就來到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