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故事:杖藜行歌

廉政故事:杖藜行歌

廉政故事:杖藜行歌

爺爺的一生很不安分。十六歲扛起槍桿打天下,十八歲入黨。緊接而來的是村支書,文革,平反,退休。爺爺從政時,沒少挨罵。一次,號召社員改變收麥子的方式------由薅麥子變成割麥子,這樣麥根在地下可以轉變成肥料。被社員們罵成“浪費東西,沒良心,傷天理。”有的甚至跑到家裡指着爺爺的鼻子罵。愚蠢的年代!而今,歷史證明了一切。

在台上難為好人,退休后就休息吧。爺爺還是倔着脾氣,閑不住。先後倒騰過百貨,牧過羊,燒過雞,烤過肉,烙過餅,直至肺癌晚期。爺爺有三兒三女,古稀之年,啥也不幹,熱湯熱飯不會少的。這一陣折騰也沒掙下多大的產業,但爺爺一直靠自己的雙手,有尊嚴地活着,直到乘鶴歸去。

作為那個不平凡的年代的見證人,爺爺一生歷經苦難無數,苦難再強,也難把爺爺達觀的性格磨平。他擅用玩笑的話語調侃生活。一次驅車進城瞧病,行至一片空置的新樓前,整片樓房上下兩層,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調,設計精緻。

“這是什麼單位?”爺爺問。

“建材城,市裡搞的形象工程。”我說。

“閑置有三四年了,一排好茅側!”爺爺不無譏諷地的話,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坐在爺爺熱炕頭上,忽聽屋后一片噪雜,

“出什麼事了?”爺爺問我。

“倆人打架,吳奶奶去拉架,被其中一人推倒。”我解釋着。

“哎呦,你吳奶奶,這個老太婆,誰見了都得快躲的人,還有人敢推她?”爺爺的話讓我笑了。

爺爺所言及是。吳奶奶,年近八十,瘦骨嶙峋,弱不禁風。經不起一推的。幸好沒甚大礙。

吳奶奶雖瘦小,但除了有點耳聾沒別的毛病。尤其眼神,好使得很。閑時,大姑娘小媳婦總愛聚在她的熱炕頭上納鞋墊。花色搭配吉祥如意,針腳細密如蠶卵,精細的做工,沒一個趕的上她。她的許多晚輩都扛着老花鏡,唯她飛針走線,如入無物之境。人稱“老妖精”。

吳***笑很有特點,“洋洋洋``````”,然後雙腿盤亘起來,一雙三寸金蓮被壓在乾瘦的*股底下。就這樣堅持整個晚上,不用換姿勢。再“洋洋洋”的笑起來,還是穩如泰山的坐着。

吳奶奶納的鞋墊遠近聞名。許多被城裡人展在精美的玻璃盒內,置於廳堂之上以供觀賞。送給我的“牡丹富貴”,至今仍捨不得踩在腳底。

一次去趕集,見一花白鬍須的老翁前擺幾樣青菜。旁人上去打價:“便宜些。”

老翁笑笑,神態自若:“怪心疼的,我回頭擦擦眼淚再給你。”調侃的話使雙方大笑。我也笑了。

外公就在集邊住着,以前是老中醫。老人家現如今八十有八,耳聰目明,健步如飛,更有一手絕好的書法。說外公書法自成一家決不誇張:字體渾圓,強健,精神飽滿,張弛有度。每逢春節,大舅小姨三姑六婆的春聯都是外公免費貢獻。

媽媽說外公年輕時曾被一高官請去做秘書,因世道太亂,外公婉言謝絕。不然現在早就發達了。

父母喬遷新居后,我初次回家探望。近門口,黑漆的鐵門上一幅紅艷的對聯,“接福`迎祥”四個大字蒼勁有力,知道又是出自外公之手。頓生幾份敬意,不免為外公書法的埋世惋惜。

外公用小楷鈔寫古書文最拿手,字字工整,如同印刷。閑暇時,外公會收集一些香煙盒裡的金箔紙。左手持紙,右握剪刀,蜿蜒舞動,一會兒,剪下一些書法字樣。字體有楷書`隸書`小篆等。小篆“福祿壽禧”之類最多,字體婉婉轉轉,牽牽連連,頗有造詣。

外公88歲高齡,前去拜壽,外公手指牆上幾幅字笑着要我看。這是用剪刀剪的幾種字體的紙字:杖藜行歌。紅紙做底,金紙銀邊。很有傳統民俗風韻。

外公一直捋着自己的山羊鬍子頷首笑着,滿面驕傲神采,象在顯示自己的年輕。杖藜行歌,就是外公老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其實,無論爺爺,吳奶奶,還是集市上的老翁,他們都沒“杖藜”,更沒有歌唱。只是那種達觀,瀟洒的老年生活讓我對生命又產生幾份敬意。

來自:中國廉政文化網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