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歲古堡恢復原貌張家口市由此演變而來
曾是長城邊防線上重要駐軍城堡,后又成為張庫大道上重要商業城鎮的張家口堡,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區的發祥地,從2009年起,張家口市對這座已有580多年歷史的古堡進行修復保護。日前,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古堡基本恢復明清風貌。
張家口堡最初是明朝的軍堡,清朝開通大境門(萬里長城四大關口之一)以後,這裡逐漸由軍轉商,有外國商人開辦的商行44家,國內商賈開辦的錢莊、票號42家,年貿易額達白銀1.5億兩,被譽為“旱碼頭”。經過500餘年的歷史滄桑變遷,這座武文化與商文化並存,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西洋文化交融的古老城池,重現了往日的生機。
修復工程耗資8000萬元
據新華社、中國網、《河北日報》報道,張家口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劉振瑛說,張家口堡始建於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為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明朝隆慶五年起,張家口長城外形成了在歷史上被稱為“茶馬互市”的邊貿市場,清代開通大境門后,從張家口通往蒙古、直至俄羅斯的被稱為張庫大道的國際商道開始形成並興盛數百年,與大境門相距僅6里多地的張家口堡由“武城”逐漸演變成重要商業城鎮。
劉振瑛說,張家口堡建築文化表現出武文化與商文化並存,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西洋文化等交融的多元化特點。現在的古堡佔地約23公頃,東西長590米,南北長330米,目前有20條街巷、478處院落保持了原有格局,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重點院落有93處,包括當時的行政衙署、駐軍機構、寺廟、洋行、票號、民居等。
從2009年起,古堡所在的張家口市橋西區啟動了古堡保護修復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8000萬元,按照“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的原則對堡內8條街巷,及文昌閣、玉皇閣、掄才書院、康熙茶樓等11個重要景點進行了整治和修復。
據介紹,接下來張家口市橋西區將逐步對堡內93個重點院落進行全面恢復,並深入挖掘古堡以洋行、票號為主的金融史,恢復堡內各類金融機構建築,將古堡打造成為以明清建築、中外金融等為主題的博物館。
張家口市因古堡而得名
張家口堡,俗稱堡子里,這座與張家口市同名的軍堡,與其有着怎樣的淵源呢?
所謂張家口堡,人們大多會猜測這裡最初可能是張姓家族統治下的軍事要塞,這種猜測不無根據。作為張家口的發源地,張家口堡正是萬全右衛指揮使張文主持建立的軍堡。
當時修建的時候只有東門永鎮門和南門承恩門。現在進出堡子共有四個通道,西邊的出口是後人在城牆上扒開的一個豁口,所以得名西豁子;北門是張家口堡建成100年後由萬全指揮使張珍開築的,因為明中後期茶馬互市的開通,使中國北方出現了安定的社會局面,民族間的交流日益擴大,張家口堡與長城一線的來往增多,政府決定開筑北門,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張珍改築城堡,在北城開一小門。
既然是屯兵重地,張家口堡的構造十分堅固,城堡四角各有一戍樓,東南門樓和西城牆上有望和禦敵功能的重檐閣樓,堡內有協鏢署、中營署、守備署,常年駐紮着為數不少的軍隊,因此有“武城”之稱。建堡之初,堡內的大多建築為官衙、官邸、豪商私宅,民居、街市在明朝後期才陸續建成。
張家口堡曾先後隸屬於萬全縣以及宣化府,直到清雍正二年才正式設立了行政建制,與當時的多倫諾爾、獨石口並稱“口北三廳”,可見其當時軍事地位的重要性。
明萬曆四十一年,明政府在長城上開小境門,長城內建來遠堡。明末清初,因張庫大道的發展,才促使張家口堡和來遠堡連成一片。清光緒三十一年,因張庫大道運輸發展的需要,清政府修建京張鐵路,一些地產商人在火車站周圍圈地蓋房,這才漸漸形成了現在的張家口市橋東區。
“張家口”一名的稱呼,最早的文字記載為永樂十八年,文曰:“是年,張家口建巡撫台”。 而張家口名稱的由來,現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明代為鞏固邊地,從山西、山東、北京等地遷民於翠屏口。由於移民中有大量的張姓,漸漸地人們便把“翠屏口”改叫為“張家口”了。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城堡北面的東、西太平山對峙如巨口,加之軍堡由指揮張文所築,故名之曰“張家口”。
“茶馬互市”讓古堡“軍轉商”
明朝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張家口被闢為蒙漢“茶馬互市”之所,主要貿易地點是大境門外的西溝,即“張庫古商道”的起始點。張庫古道發源於漢唐時代,興盛於明清,從大境門起始,經二連浩特、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直達俄國的聖彼得堡,綿延2700多公里,素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
“茶馬互市”開闢后,每年春天和秋天,張家口以及其他地方的市場都會開放一個月進行貿易活動。到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這裡成為最主要的馬市。16世紀的記載表明,在大同和山西的市場都只有一個蒙古部落參加,而張家口市場則至少有兩個重要的蒙古部落以及兩個較小的蒙古部落參加。 1578年的時候,大約有4萬匹馬穿過張家口關口進入中原,同時大量的銀兩、穀物、布匹以及鐵制容器以相反方向流入大草原。40年之後,張家口堡已經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貿易中心。
繁榮的經濟帶來了城市面貌的改變。明末清初,大批豪商巨賈傾巨資在張家口堡內進行舊城改造,精美的豪宅相繼出現。幾乎是同時,“武城”東邊的武城街街市也已基本形成。至此,堡子里完成了武城向商業城鎮的過渡。
票號林立是有名的“旱碼頭”
隨着商貿業的發展,形成了各地商賈在大境門外貿易到張家口堡置業的格局,張家口堡從單純的“武城”轉向兼有商貿功能的中外馳名的邊境貿易城市。
清朝中後期,以票號為代表的金融業大力發展,張家口堡又成為票號、錢莊的集市。有史可查的金融機構舊址有十五六處,甚至還留下了錦泉興巷這條票號街。隨後,張家口堡因其安定雅靜的環境,又成為洋行在張家口設置辦公機構的首選之地,大批洋人陸續進入張家口。現在張家口堡還有七八處歐式、東洋式建築遺存。
清末,張家口成為京都、天津口岸、華北經濟區與西北地區溝通的樞紐,成為北方對歐洲貿易的內陸口岸,其經濟貿易活動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張家口堡從此更加發達興盛。據《張庫通商》記載,此時張家口堡成為中外商賈聚集之地,被稱為 “華北第二商埠”。這裡商號、票號、錢莊的投資人與經營者大多是晉商。著名的祁縣喬家大院喬氏家族,在堡子里二道巷開辦了宏茂票號。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家口堡商業貿易達到鼎盛,據《張庫通商》記載,當時曾有英、美、日、法、俄、荷蘭等國商人開辦的商行44家,國內商賈開辦的錢莊、票號達42家。當時各種貿易商號達1600多家,年貿易額達白銀1.5億兩,被譽為“華北第二商埠”和“旱碼頭”。
相傳康熙在古堡內喝過茶
在緊鄰東門大街東口的路南,一座二層樓閣的屋頂長滿了蒿草,青瓦間長滿了青苔。但那氣勢如虹的飛檐和圖案精美的窗欞,仍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輝煌。
據劉振瑛介紹,那裡便是清中後期有名的大玉川茶莊。當時,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堡直通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庫倫,中原大批的茶、絲綢、食鹽、瓷器等物資,都是從這裡源源不斷運往蒙古大草原的,而蒙古的皮、毛、蘑菇等也通過這裡銷往中原各地。
如今大玉川茶樓已經修復並叫為 “康熙茶樓”。這個“康熙茶樓”還有一段富有傳奇的民間故事。
康熙三十六年(1693年),康熙皇帝決定御駕親征噶爾丹。正月底,康熙抵達張家口,住進設在大境門城下來遠堡中的行帳。二月初七這天,康熙主僕二人從“永鎮門”(東門)進入堡子里東門大街轉悠着,感覺口渴,便找了一座茶樓。
康熙二人細看茶樓內桌椅布局非常奇特。周遭擺放着十幾張八仙桌,每桌四把椅子。而中間一張八仙桌卻孤零零地擺在茶樓中央。片刻,一位老者將茶送上。康熙問道:“這屋中的桌椅為何這般擺布? ”老者微笑着答應:“今天是二月初七,恰逢我這茶館聚會賞冰的日子。 ”康熙聽着來了興趣,請老者坐下,道:“何為賞冰? ”老者清了清喉嚨道:“小老兒舍下有一稀罕對象,它能預測事務,算來距今已三十餘年,年年以此圖測定天氣,無一不準。此外還有一絕,每年十月初七冰坨的景緻似乎與朝政有關,只是冰圖深奧費解。
這時,客人到齊。老者從後院將蓋了紅綢的瓦盆放在茶館中央的八仙桌上,輕輕揭去紅綢。
但見那冰坨之上,竟是一片汪洋。樹木、房舍半淹水中,犬羊人馬俱在水中掙扎,看來是洪澇水患之年。
康熙二人告別老者,騎馬回營。康熙命人多多備置油布、毛氈之類的防水用具以及生薑、紅糖等防潮祛寒藥物。後來的草原征戰,果真洪澇成災。提及此事,眾官兵無不嘆服聖上英明。
此後,康熙帝總愛到張家口微服私訪,私訪的時間又大都在冬春季節,其目的很可能就是要從這冰坨的圖畫中尋找治國之策,安民之本。現今,人們流連盼顧於繁華的街市,想必也忘記了清朝康熙曾經品過香茗、觀賞過“寶貝”的大玉川茶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