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俟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萬俟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一。
1、萬俟姓源於敕勒族,出自南北朝時期敕勒部萬俟氏族,屬於以部族稱謂漢化為氏。
關於萬俟氏的姓氏來源,在史籍《尚友錄》中記載:“後魏獻帝季茅之後為十姓,<魏書·官氏志>稱萬俟氏。”指明萬俟氏是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過程中才出現的,在北魏政權十大貴族中,萬俟氏為其中之一,至今有一千七百餘年的得姓歷史。萬俟氏,在一些史書中認為是鮮卑族的部落名稱,北魏政權是由北魏道武帝拓拔·珪所創建的,拓拔·珪原是代北鮮卑君主的後代,在戰亂中長大。他成年後,不失時機地召集父王的舊部,佔地稱王,擴展勢力。北魏政權的君位傳至第六代,由北魏獻文帝拓拔·弘繼承,他的三弟之後代就是萬俟氏的始祖。南北朝時期,鮮卑萬俟部後來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入中原,後來就以部落名稱作為姓氏。按史籍《魏書》中的記載,第一個以“萬俟”為姓氏的人叫萬俟·丑奴,是高平人(今甘肅固原)。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萬俟氏是典型的少數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民族的一個分支氏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零九位門閥。萬俟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關於萬俟的姓氏來源,《魏書·官氏志》和《尚友錄》都有記載。前者指出“後魏獻帝季茅之裔”;後者則指出“後魏獻帝季茅之後為十姓,魏書官氏志稱萬俟氏”由此可見,這個姓氏是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才出現的,推算起來,至今僅有1700多年的得姓歷史。實際上,“萬俟”兩個安本來是當時一個叫鮮卑族部落的名稱,東晉時,鮮卑族的萬俟部隨拓跋氏進入中原,他們的酋長,是後魏獻帝的弟弟。後來,由於鮮卑族逐漸被中華文化所同化,這個部落的後裔就以部落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稱萬俟氏,並且千秋萬世地襲用下來。根據《魏書》記載,頭一個以“萬俟”為姓的是萬俟丑奴,是山西高平人。望族居蘭陵郡(今山西省高平)。《百家姓》注開封郡(今河南省開封市)。/古典星座網/suanming/
萬俟氏族人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區與山西一帶,後隨北魏王朝遷入河南、河北、山東諸地區,並在山東形成萬俟氏聚集地,以蘭陵郡為郡望。今安徽、北京、遼寧、福建等地均有萬俟氏族人分佈。
三、郡望堂號
郡望
開封府:古稱大梁、梁、汴,又稱汴梁,簡稱汴,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蘭陵郡:蘭陵郡始建於西晉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五縣,其時轄地包括今山東棗莊、滕縣一帶地區。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黜。
堂號
開封堂:以望立堂。
蘭陵堂:以望立堂。
建昌堂:北齊時有萬俟·洛,他為人慷慨有氣節,以勇銳著稱。河套之戰,以孤軍擋敵鋒利,戰功顯赫。被封為建昌郡公。萬俟氏因此號“建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