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好聽

帥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好聽

帥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好聽

帥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二。

1、源於姬姓,出自晉朝時期大司徒師昺之後,屬於避諱改姓為氏。

在三國時期,曹魏政權中有一位著名將領師纂,公元?~264年待考,他原為司馬懿的次子、大將軍司馬昭的主簿,後被派遣到太尉鄧艾軍中擔任督軍司馬,隨鄧艾參與了滅蜀漢政權的一系列戰役。平定蜀漢國後,師纂擔任了益州刺史。後鄧艾被鍾會誣告,司馬昭下令把鄧艾、鄧忠父子以檻車押回,師纂也隨同返回,與鄧艾父子一起被害。按史籍《三國誌》的記載,師纂的後代叫師昺,在晉朝時期官為大司徒、黃門侍郎、右將軍、散騎常侍、兵曹尚書。在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立晉之後,追尊自己的伯父司馬師為晉景皇帝,因晉景皇帝的名字中有“師”字,為了避故君主名諱,師昺就效仿春秋時期的晉國大夫師咼,也將自己的姓氏字“師”省去一橫,改為“帥”,從此,師昺的以及其他同朝的師氏族人和後裔子孫們即沿襲帥氏。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只有在晉朝任職的師氏族人更改為帥氏,而黎民百姓中的師氏並未改變姓氏,仍然大有師氏族人存在。避諱只是暫時的,西晉王朝的歷史只有四十二年,因而許多帥氏後裔後來又恢復師氏。由此,後世許學者皆認為師氏、帥氏本是一姓。師昺依靠司馬氏家族飛黃騰達,但西晉壽短,晉武帝死後,子侄們爭權奪位,兄弟鬩牆,爆發了箸名的“八王之亂”,結果帥氏一族家破人亡,後裔淪落四方。

帥氏家族由今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興起,迄今一千七百餘年,堪稱《帥氏家譜》扉頁題字所述:“岢嵐遺風,源遠流長。”

2、源於官位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師帥,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師帥,是西周軍制官職稱謂。西周時期,軍下設師,每師兩千五百兵,周王室擁有六師軍隊,而在各諸侯國中,除了齊國姜太公擁有五師以外,其他的侯爵國擁有三師,伯爵國擁有二師,子爵國擁有一師,郡侯無師。至春秋以後,周王室疲弱,各諸侯國逐漸自大,無視周禮典制,各自紛紛擴軍,如晉國、秦國、楚國、齊國、宋國、魯國等大國皆擴軍至六師。到了戰國時期,師的建制已達萬人,七雄皆各自擁兵數十師,周王室根本就無可奈何。兩周時期,師的最高軍事長官稱“師帥”,後細分有中軍帥、上軍帥、下軍帥、左軍帥、右軍帥、後軍帥等等。

在師帥、中軍帥、上軍帥、下軍帥、左軍帥、右軍帥、後軍帥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帥氏,世代相傳至今。

出自南北朝時期官吏帥都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帥都督,是南北朝時期西魏政權設置的軍制官位,與大都督、都督一樣,皆統領鄉兵,即地方武裝的長官,後逐漸成為散官階名。北周時期沿襲續置,官秩正七命(從六品上)。隋朝時期成為勳名,後廢黜,歸入都督系列。

在帥都督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帥督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帥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出自南宋朝時期官吏帥司,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帥司,是宋朝時期設置的一種官職,即安撫司的最高行政長官,仿隋朝時期的安撫大使之稱,在宋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設置,長官稱安撫使,白稱“帥司”,有安撫副使、同勾為副長官,屬下還有帥機、帥守等官員。 宋朝時期,一方地區稱“路”,帥司則統領一路兵政,後兼領各路軍務以及治安之事,必要時可由知州、知府兼攝。這種官職一直沿用至民國初期。帥機,專職負責機宜文字,也就是機要秘書、機要參謀之類的官員;帥守,就是當知州、知府兼攝安撫使時給予的稱謂。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帥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三百九十二位。帥姓出自西晉,當時晉國定都洛陽,後遷長安,因此山西洛陽、長安一帶即為帥姓發源之地,也是早期繁衍發展之地,南北朝至唐宋期間,逐漸向周邊地區及江南一帶擴展,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陽郡、范陽郡、平原郡為郡望。如今主要分佈於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帥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今江蘇省的南通市、江都市、泰州市、淮安市,重慶市的合川區、巫溪縣、奉節縣,湖北省的十堰市、開江縣、天門市、紅安縣、宜昌市、孝感縣、谷城縣、浠水縣、大悟縣、黃梅縣、襄陽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新建縣、九江市、奉新縣、吉安市永豐縣、撫州市臨川縣、進賢縣、銅鼓縣,河北省的保定市、文安縣,山東省的濰坊市、日照市、濰坊市安丘市,湖南省的常德市漢壽縣、益陽市、新晃縣,廣東省的佛山市南海區,貴州省的安順市,山西省的原平市,山西省的朔州市應縣大臨河村,陝西省的西安市楊凌區、商洛市丹風縣,四川樂山市、四川青神縣、西充縣、南部縣、犍為縣、宜賓市珙縣、都江堰市,遼寧省的西豐縣,福建省的建寧縣,浙江省的杭州市,雲南省的曲靖市、鹽津縣等地,均有帥氏族人分佈。

三、郡望堂號

郡望

南陽郡:秦置,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漢因之,治宛(即今河南南陽)。

河南郡:秦為三川郡,漢置河南郡,治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三十里)。

范陽郡:三國魏改涿郡為范陽郡,相當於今河北涿縣及北京昌平、房山一帶。

平原郡:西漢置,相當於今山東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靈石縣:舊屬介休,隋朝開皇十年庚戌(庚戌,公元590年),隋文帝巡幸途經此地,挖河開道時掘出巨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並有“大道永吉”四字,以為祥瑞,稱之為靈石,並以此名置縣。這塊靈石如今被保存在舊城北端的天石公園內,據考察,實為一塊含鐵量較高的隕石。靈石縣縣城是山西最小的縣城之一,一千多年來,歸屬雖然多變,縣名基本未變。1958年曾於孝義、介休合併稱介休縣,1961年恢復靈石縣。

堂號

平原堂:以望立堂。

靈石堂:以望立堂。

授琴堂:授琴是指教彈琴,春秋時期,魯國樂師師襄善彈琴,孔子曾拜他為師學琴。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姓氏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