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
佘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五。
1、源於人皇氏,出自遠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據1995年《邵東佘氏五修族譜》所記載的“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說:“據舊譜殘卷相與考訂,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為氏(稱人氏)。後為黃帝作合宮接萬靈,黃帝使主祀天神地祇人鬼之事,古以示為氏,因以示為氏(稱示氏)。及夏後時失官,遂與不窟同於戒翟之間,聚族而謀曰:‘吾欲仍以人為氏,則以遠而忘君,仍以示為氏,又恐以遠而意親,不如合人與示而一之,庶君親兩無背乎。’於是遂合‘人’與‘示’為佘姓,此佘氏得氏命姓之始。”由此世代相傳至今。
2、源於姬姓
出自商末周族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姬泰伯,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佘”字,本意為山陽之貌,是始於夏商之世居於今江浙之地的一個氏族,社會生活為刀耕火種,華夏稱之為“化外之民”,故又曰“畬”。商杼中興之時,該氏族族人積極義助,苛鉞涉江,故又稱之為越。姬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古公?亶父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姬泰伯,次子姬虞仲,三子姬季歷。姬泰伯後來一直到了江海的邊際,吟詠優遊,仰覽俯觀,尋求肥沃的地方。後來又到了虞越之地,故又曰“虞”,至戰國後期始改稱“吳”。
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由余之後,屬於姓氏音變轉化為氏。
據史籍《姓氏尋源》中的記載:“古有餘無佘,余轉韻為遮切,音蛇。”漢朝以前,在姓氏群體中並沒有佘氏這一姓氏,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也都沒有佘氏一族的記載。後來的“佘”字是從“余”字音變後轉化而來,亦或筆訛隨賒音而來。實際上,佘氏大多就是一些余氏的後人因其上述兩種緣故,逐漸形成佘氏。而這些余氏族人多是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由余的後裔子孫。
3、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東海荼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漢朝時期,東海濱岸地區有個地名叫荼山(今上海青浦),居住在荼山周圍的住民,原本為淮夷民族,西周時期與周王室相爭失敗後,東遷至荼山地區,後來就以山名為姓氏,稱荼氏。到了漢朝時期以後,一部份人隨餘字演變為“佘”,遂稱佘氏,荼山也就變成了“佘山”。據古書記載,後來該支佘氏族人大多遷居於豫章地區(今江西南昌)生息繁衍,世代相傳至今。著名的清朝史學家、漢學家錢大昕對此的解釋為:“佘氏音蛇,即漢書荼恬之荼,省文。”錢大昕所提到的“荼恬”,是漢朝時期一個人的名字,其“荼”字原本讀音作yán(ㄧㄢˊ),是古越國人的讀音,後隨周王室之官吏“掌荼”的讀音轉為周人之官音,即xú(ㄒㄩˊ),再後北方轉音為yǘ(ㄩˊ)、江浙轉音為tú(ㄊㄨˊ)。掌荼,是西周時期的一種內宮官吏之稱,就是專職為君王貴胄們制茶之官,當時主要是炮製茶湯,以使君王精力充沛,身心舒暢,其時藥用價值比文化、飲料價值更高。掌荼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
4、源於媯姓,出自東晉時期遠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該支佘氏出自夏禹王之後,一說是三子少康,一說八子罕,皆名罕,被封於餘地(餘杭,今浙江杭州),為余侯,賜余為姓。據該支佘氏宗譜記載,自國邑中失之後,歷秦漢,世居江蘇之下邳。到了漢順帝劉保時期,傳有嫡孫余襢舉孝廉,拜郎中。上溯余侯,世次缺略,牒譜自余襢始。余襢生余無頗,余無頗生余德浦,余德浦待制,鴻都門學,尋自免歸。/古典星座網/suanming/quming/
5、源於改姓,出自明朝時期吳氏後裔吳萬邦,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據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編纂的《石門佘姓氏族源流》中記載:該支佘氏基祖叫吳萬邦,他於明季由湖廣武昌府通城縣因苦於長吏苛求無厭遷徙石門縣花藪鄉阜邱山東麓,其裔孫散衍花藪鄉的太平崗、巖子崗、上五通,桑植縣及湖北鶴峰縣沙道溝等處。至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遞傳十八代,男女丁口四百餘人。在《石門佘姓氏族源流》中記載: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編纂的《吳佘族譜源流總序》中稱:吳屬渤海,系出於姬周章胙土,其後以國為氏。遠溯者亦荒遠莫可考。始祖吳萬邦自湖廣武昌府通城縣遷居石門縣之花藪鄉,是為始遷祖。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佘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以雁門、新蔡、新鄭為郡望。佘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從歷史文獻看來,佘姓是余姓轉化而來的。佘姓,初見於南朝宋人何承天的《姓苑》。據《姓苑》上記載,佘姓起源於南昌。而《通志·氏族略》上記載,佘氏,音“蛇”,從示,唐開元年間太學士佘欽,是南昌人。另從《姓氏尋根》上追溯,古時沒有佘姓,只有餘姓,余轉韻讀蛇。佘與余,這兩個寫法十分相近的姓氏,它們之間也確有關係,從古人楊慎的筆記可看出其大概。清代學者張澍在《姓氏五書》上也指出,古代有餘寫作佘,音蛇。從這兩書記載可知,佘、余兩姓關係同出一源。從《姓苑》介紹的主要繁衍於新安,也就是現在的安徽歙縣帶的情況考察,二姓可能是一家。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佘姓名人,是唐代的太學博士佘欽。佘欽為南昌人,由此推測,佘姓的播遷時間較早。
佘姓的得姓始祖,當同余姓一樣,是為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富強基礎的由余,有關情況,可參閱前已介紹過的余姓。余、佘二姓後來在安徽和江蘇成了大姓。聚集地:據宋朝時候的古書《姓苑》上說,佘姓人多來自南昌那一帶。唐宋年間,余姓佘姓先後進入莆田、仙遊、泉州等八閩大地,江西、江蘇、湖南、廣東也留下他們遷徙足跡。佘姓宗氏祠堂往往刻有“雁門衍派”字樣,說明他們源於山西佘太君一族。有關情況,可參閱前已介紹過的余姓。余、佘二姓後來在安徽和江蘇成了大姓。佘姓望居新蔡(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新鄭(今河南省中部新鄭縣)。
三、郡望堂號
郡望
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新蔡郡:原為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為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為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為蔡州。
新鄭郡:即今河南省的新鄭市。(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姬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曰鄭桓公,此鄭建國之始。東周初鄭武公遷都於此,曰新鄭(今河南新鄭,距鄭州市三十八公里),以別於原陝西省之鄭地。戰國韓國滅鄭嘗都於此,當時為韓哀侯二年(甲子,公元前357年),秦過置新鄭縣,又分置苑陵縣,同屬河南郡。晉省新鄭入苑陵郡地。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復置新鄭縣,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省苑陵入新鄭,後不復變。唐、宋諸朝以來或屬鄭州、或屬開封府、或屬鈞州,時有變動。明、清兩朝時期隸屬關係亦多有變動,自清朝乾隆六年(辛酉,公元1741年)又改屬開封府,後直至清朝末期不再變。民國初期,新鄭縣屬開封道,以後撤道,直屬省轄。
堂號
雁門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新鄭堂:以望立堂。
慰忠堂:資料有待補充。
佑啟堂:資料有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