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好聽
管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四。
1、源出姬姓。
周武王滅商,封其弟、文王第三子叔鮮於管,其地在鄭州管城,即今河南鄭州舊城區,是為管叔鮮。管叔鮮與蔡叔度、霍叔處為三監,以監視商紂王之子殷侯武庚。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旦輔政。三監不服,聯合武庚發起叛亂,不久被周公旦平定,管叔鮮被殺,國滅,子孫以國為氏。國滅後地屬於檜,後屬鄭,戰國時屬魏。
2、其後裔有東遷齊者。
大夫管仲食邑於管城,故地在今章丘臨濟鎮北管城,管仲輔齊桓公稱霸,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一說管仲即管夷吾,為周穆王之後,原籍安徽穎上,後遷齊成陰,至夷吾始顯於齊。
3、其後裔有南遷於楚者。
大夫管蘇食邑於管城,故地在今湖北鍾祥北,管蘇助楚莊王稱霸,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4、外族基因的流入。
管姓一直一脈相傳,沒有外來血液的融入。直到清朝初期,滿洲人姓氏漢化時,滿洲八大姓之一瓜爾佳氏中一支錫伯瓜爾佳氏集體改姓關、管兩姓,同時滿洲人中也出現管姓,東北地區的土著長期與漢族混居同化,很多成為當地的漢人。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先秦時期,管姓活動主要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一帶。進入隋唐時,管姓已經出現在西部晉陝、東南江浙一帶。宋明時,管姓在南方各地都有分佈。
宋朝時期,管姓大約有1萬7干餘人,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02%,排在第二百七十位之後。當時浙江為管姓第一大省,約占管姓人口的38%。管姓主要分佈於浙江、江西、江蘇、河南等。
明朝時期,管姓大約有8萬4千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後。江西為管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管姓人口的21%。全國管姓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廣西、江蘇,這四省大約占管姓人口的74%。其次分佈於安徽、山東、河北、湖南、廣東等。管姓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
三、郡望堂號
管姓郡望主要有平昌、平原、晉陽。
管姓以匡世為其堂號,“匡世”堂號典出春秋管仲。
管仲是齊桓公相,主張通貨積財,富國強兵,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讚譽管仲說:助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匡,救也。匡世,也就是救天下之義。後人以匡作為管姓的堂號。
四、管姓血型:
管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占33.7%,A型占29%,B型占28.5%,AB型占8.8%。
五、當代管姓的分佈
當代管姓的人口約有95萬多,為全國第一百四十三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7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管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廠形的態勢。目前管姓的第一大省的為山東,大約佔全國管姓人口的17%。全國管姓主要分佈於山東、江蘇、安徽、江西四省,集中了管姓人口的59%。其次分佈於浙江、湖北、黑龍江、湖南,這四省又集中了管姓人口的20%。全國形成了以魯、蘇、皖為吊心的管姓分佈區。
在山東大部、蘇皖浙滬、豫鄂湘東南部、贛閩、廣東東部、桂黔西部、雲南東部、四川南端、寧蒙交匯地區、新疆西北、黑吉遼,管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1%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7.7%,居住了大約75%的管姓人群。在廣東中部、台灣北部、桂湘大部、貴州北部、川渝南部、雲南中西部、鄂豫大部、山東西部、陝晉寧北部、內蒙古大部、河北大部、京津、黑吉遼西端,管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05%—0.1%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3.3%,居住了大約18%的管姓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