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四知
楊震(59一124),字伯起,弘農華陰(河南陝西一帶)人,東漢經學家。楊震教過書,教書的時候學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人稱為“關西夫子”。五十歲時被推薦當官,先後在地方和朝廷當官,官至太尉。他以“清白吏”為座右銘,為官清廉,辦事公正,贏得世人的稱讚。
楊震五十二歲的時候,從荊州赴東萊郡(今山東省掖縣)當太守,途中路過昌邑縣,縣令王密是楊震當荊州刺史時舉茂才提拔起來的官員。
所謂舉茂才,是漢代察舉制度的一種形式,把有才幹的人推舉給朝廷,經過考核再授予官職。楊震本人是由大將軍鄧騭推舉為茂才而當官的,而王密則是由楊震所舉薦。
王密為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夜裡懷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見。楊震見狀就對這位門生說:“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呢?”王密回答:“沒關係,夜裡沒人知道。”楊震認真地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說得王密拿着金子羞愧離去。
後來楊震轉任涿郡太守,就不再接受別人的私下拜會。楊震為官公正清廉,他的子孫也是粗茶淡飯,安步當車。老朋友中有的年長者提醒楊震應該為子孫置辦一些產業,楊震不以為然地說:“讓後代被人稱作清官的子孫,這個饋贈不是很優厚嗎?”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四知”典故,後人把它改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當成是保守秘密的承諾或心理安慰,但它的歷史出處卻是警醒人們“舉頭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提醒君子要清廉自恃,誠意慎獨。(老平2011-8-1初稿,2012-9-14修改)
附:《後漢書•楊震傳》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