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修汴渠

隋煬帝修汴渠

隋煬帝修汴渠

隋朝建立后,定都長安。長安,位於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周又有大山環抱。當隋文帝楊堅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就如西漢時,把關中的長安作為都城。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蕩,關中經濟情況已難以與盛極一時的西漢相比。西漢僅鄭白渠即可灌溉農田4萬多頃。魏晉南北朝時,這裡有許多灌溉工程因無暇維修而湮廢。因此,隋定都長安后,仰仗東糧西運的程度,遠遠超過西漢。這就決定了隋在立國不久,便着手穿鑿長安---黃河間的運糧渠道。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這一工程。但因倉促成渠,渠道淺窄,航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東糧西運的需要。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動工,加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鑿得深寬順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種兩舟相併的船,體積大,容量多。要通航這樣大型重載的舫,渠道必須又深又寬。改建工程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大興城的設計者宇文愷主持。《隋書·食貨志》有:動工之前,宇文愷先派工匠巡歷渠道,觀察地形走勢。如此,以便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渠道布置得更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廣通渠的運量大大超過舊渠,對緩和關中糧食的緊張情況,有重要作用。

大業元年,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認為關中與山東、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遠,“兵不赴急”,應將都城東遷,於是立即下詔營建東都洛陽。接着,又陸續發令穿鑿以東都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運河。

最先穿鑿的是通濟渠亦稱汴渠,鑿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通濟渠可分西、中、東三段。西段以東都洛陽為起點,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在舊有渠道陽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到洛口與黃河會合。由於古陽渠又稱通濟渠,人們就把這一名稱由西段擴大到了中段和東段。中段以黃河邊上的板渚(今河南滎陽西部)為起點,引黃河水作水源,向東到浚儀(今開封)。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寬。浚儀以下,與汴渠分流,東南走向,經宋城(今商丘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縣)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這是東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當時,浚儀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舊道而另開新渠,主要是因為,汴河東段的位置偏北偏東,隋煬帝南巡江都,南糧北運進京,都過於繞遠。且從汴河入淮,必須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水、呂梁洪水之險,二洪:懸水三十仞(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23厘米),橫流90里(《水經注·泗水注》),經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浚儀到睢眙,地勢比較平緩,河床比降適度;同時,經此而接邗溝,與經汴相比,航程也縮短許多。再加上當時河淮之間經濟比較發達,是全國戶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隋朝實行郡制,每郡管轄若干個縣。其中,只有44郡的轄縣縣平均戶口在萬戶以上,而河、淮之間即佔有九郡:有河南、滎陽、梁郡、譙郡、彭城、潁川、淮陽、汝南、汝陰等,可見這裡戶口的密集程度。為加強東都與這裡的聯繫,也需鑿渠穿行這裡。

通濟渠三段全長近2000里。它不僅渠道長,而且因為要航行皇帝的龍舟,龍舟長200尺,上建四層重殿,高45尺,所以必須鑿得又寬又深。深度多少,不見記載,寬度規定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寬為240尺,宛如一條大河。此外,通濟渠還有一批附屬工程,如渠兩邊修築平整的御道,還要栽種柳樹,以便數十萬縴夫和軍隊行走;從長安到江都設置離宮四十餘所,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個工程由尚書右丞皇甫議負責,徵發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前後100餘萬人,開闢通濟渠。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動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資治通鑒》記載:十五日,煬帝即到江都遊玩。江都位於江蘇中部,南瀕長江,西傍揚州,東與泰州接壤,北與高郵毗連。煬帝從顯仁宮出發,王弘派龍舟來迎接。煬帝乘坐小朱航,從漕渠出洛口,乘坐龍舟。龍舟上有四層建築,高45尺,長200尺。龍舟最上層是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8個房間,都用金玉裝飾;下層是宮內使臣住的地方。皇后蕭氏乘坐的翔螭舟規制比煬帝乘坐的龍舟要小一些,但裝飾沒什麼不同。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築有三重,都是水上宮殿。還有漾彩、朱烏、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板、黃蔑等幾千艘船,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並裝載朝廷內外各機構部門進獻的物品。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8萬餘人,其中挽漾彩級以上的有9千餘人,稱為殿腳,都身穿錦彩製作的袍服。又有平乘、青龍、艨艟、八棹、艇舸等幾千艘供十二衛士兵乘坐,並裝載兵器帳幕,由士兵自挽,不給民夫。舟船首尾相接200餘里,燈火照耀江河陸地,騎兵在兩岸護衛行進,旌旗蔽野。隊伍所經過的郡縣,500里內都命令進獻食物。多的一郡要獻食百車,極盡水陸珍奇;後宮都吃膩了,將出發時,就把食物扔掉埋起來。

通濟渠工程浩大,施工時間僅用半年,可以說是古今中外運河史上的奇迹。當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由於鑿渠和造船勞累過度,據《隋書·煬帝紀》載:役夫死者十有四五!即約有40至50萬人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通濟渠鑿成后,它與邗溝便成為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舟楫多走這一水道。特別是它對南糧北運,意義更為重大。隋煬帝在洛陽周圍建有許多大型糧倉,如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回洛倉、河陽倉、含嘉倉等,這些倉城都儲有大量糧食,其中洛口、回洛兩倉,即多達2600多萬石,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便是經通濟渠從江淮一帶運來的。

隋煬帝為了提高山陽瀆的航運能力,與通濟渠配套,對這條古運河作了較為徹底的治理。山陽瀆即古邗溝,它南起邗城,北到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在鑿通濟渠的同時,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他又徵調淮南10餘萬人投入這一工程。當時除了按照通濟渠的標準,浚深加寬渠道,修築道路、離宮外,又穿鑿了新的入江渠口。由於長江沙洲的淤漲,原來山陽瀆的入江渠口堵塞嚴重。這次擴建,便將南段折而向西,開了幾十里的新渠,使其從揚子(今江蘇儀征東南)入江。這就是隋唐時期著名長江渡口揚子津。山陽瀆經過這次改造后,全線暢通無阻,像龍舟那樣的龐然大物,也可進退自如了。

在建成通濟渠和山陽瀆后的第六年,隋煬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資治通鑒·隋紀四》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煬帝命令鑿穿江南河,自京口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建離宮、糧草庫,欲東巡會稽。會稽,指今浙江紹興境內的會稽山,相傳大禹曾會諸侯於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曾登此山:望於南海(實指今東海)。隋煬帝楊廣,也有效法大禹、秦皇的想法。不過煬帝登會稽的目的並未達到,因為下令穿鑿不久,就被高麗戰爭和農民起義所困,再也無暇南渡長江了。但江南河的拓展,大大地推進了太湖流域航運的發展,也加強了與江、淮等地的聯繫。江南河至今仍是太湖流域的黃金水道。

隋時,今河南東北部、山西東南部和河北大部,是又一個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地區,這個區域當時有戶200多萬,在全國900多萬戶中,幾乎佔了四分之一。隋朝推行租庸調製,按戶、丁徵收粟帛,徵發勞力,戶多丁多,上調的粟帛等也多。這就需要有一條糧帛南運進京的水道。隋煬帝着意開拓邊疆,積極準備用兵遼東,他以涿郡(今北京)作為征遼基地,要將大量的軍用物資和軍事人員北運,也需要有一條從東都到涿郡的軍需供應線。於是,隋煬帝在完成通濟渠和山陽瀆之後,決定在黃河以北,拓展一條航運能力較大的運河,這就是穿鑿永濟渠。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詔令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於沁水入河處,北到衛縣(治所在今河南浚縣西)。這是當時新鑿的渠道。衛縣以下經館陶、東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與沽河會合。這是中段,它以曹操時的故道為基礎,擴展成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為北段,系改造兩條自然河道而成。一條是古潞河下游,它位於今天津市和武清縣間。另一條是桑乾水(今永定河)下游,當時它位於今武清縣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運河共長1900里左右,大體說與通濟渠相當。這也是一條歷時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運河。它的寬度雖然不及通濟渠,但運輸能力很強,並且也可航行龐大的龍舟。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伐遼東,當時他就是乘龍舟到達涿郡的。伐遼東出動軍隊100多萬人,後勤供輸極大,主要就是沿這條水道北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河、永濟渠,雖然是五條運河,但由於它們的規格大體一致,組成了一個由長安---洛陽兩都為中軸、成扇形、東南通餘杭、東北到涿郡的完整的運河網,實為一條運河的五個組成部分。這個運河網把我國當時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區域緊密地聯在一起,對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繁榮,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隋煬帝興建這些工程,雖然多從他本人需要出發,並給當時廣大群眾造成嚴重災難,但後人還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唐末著名詩人皮日休便是這樣認為的,在《汴河懷古》中說: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龍舟水殿事,與禹論功不較多。隋朝建立后,定都長安。長安,位於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周又有大山環抱。當隋文帝楊堅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就如西漢時,把關中的長安作為都城。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蕩,關中經濟情況已難以與盛極一時的西漢相比。西漢僅鄭白渠即可灌溉農田4萬多頃。魏晉南北朝時,這裡有許多灌溉工程因無暇維修而湮廢。因此,隋定都長安后,仰仗東糧西運的程度,遠遠超過西漢。這就決定了隋在立國不久,便着手穿鑿長安---黃河間的運糧渠道。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這一工程。但因倉促成渠,渠道淺窄,航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東糧西運的需要。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動工,加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鑿得深寬順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種兩舟相併的船,體積大,容量多。要通航這樣大型重載的舫,渠道必須又深又寬。改建工程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大興城的設計者宇文愷主持。《隋書·食貨志》有:動工之前,宇文愷先派工匠巡歷渠道,觀察地形走勢。如此,以便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渠道布置得更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廣通渠的運量大大超過舊渠,對緩和關中糧食的緊張情況,有重要作用。

大業元年,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認為關中與山東、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遠,“兵不赴急”,應將都城東遷,於是立即下詔營建東都洛陽。接着,又陸續發令穿鑿以東都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運河。

最先穿鑿的是通濟渠亦稱汴渠,鑿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通濟渠可分西、中、東三段。西段以東都洛陽為起點,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在舊有渠道陽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到洛口與黃河會合。由於古陽渠又稱通濟渠,人們就把這一名稱由西段擴大到了中段和東段。中段以黃河邊上的板渚(今河南滎陽西部)為起點,引黃河水作水源,向東到浚儀(今開封)。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寬。浚儀以下,與汴渠分流,東南走向,經宋城(今商丘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縣)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這是東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當時,浚儀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舊道而另開新渠,主要是因為,汴河東段的位置偏北偏東,隋煬帝南巡江都,南糧北運進京,都過於繞遠。且從汴河入淮,必須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水、呂梁洪水之險,二洪:懸水三十仞(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23厘米),橫流90里(《水經注·泗水注》),經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浚儀到睢眙,地勢比較平緩,河床比降適度;同時,經此而接邗溝,與經汴相比,航程也縮短許多。再加上當時河淮之間經濟比較發達,是全國戶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隋朝實行郡制,每郡管轄若干個縣。其中,只有44郡的轄縣縣平均戶口在萬戶以上,而河、淮之間即佔有九郡:有河南、滎陽、梁郡、譙郡、彭城、潁川、淮陽、汝南、汝陰等,可見這裡戶口的密集程度。為加強東都與這裡的聯繫,也需鑿渠穿行這裡。

通濟渠三段全長近2000里。它不僅渠道長,而且因為要航行皇帝的龍舟,龍舟長200尺,上建四層重殿,高45尺,所以必須鑿得又寬又深。深度多少,不見記載,寬度規定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寬為240尺,宛如一條大河。此外,通濟渠還有一批附屬工程,如渠兩邊修築平整的御道,還要栽種柳樹,以便數十萬縴夫和軍隊行走;從長安到江都設置離宮四十餘所,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個工程由尚書右丞皇甫議負責,徵發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前後100餘萬人,開闢通濟渠。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動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資治通鑒》記載:十五日,煬帝即到江都遊玩。江都位於江蘇中部,南瀕長江,西傍揚州,東與泰州接壤,北與高郵毗連。煬帝從顯仁宮出發,王弘派龍舟來迎接。煬帝乘坐小朱航,從漕渠出洛口,乘坐龍舟。龍舟上有四層建築,高45尺,長200尺。龍舟最上層是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8個房間,都用金玉裝飾;下層是宮內使臣住的地方。皇后蕭氏乘坐的翔螭舟規制比煬帝乘坐的龍舟要小一些,但裝飾沒什麼不同。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築有三重,都是水上宮殿。還有漾彩、朱烏、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板、黃蔑等幾千艘船,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並裝載朝廷內外各機構部門進獻的物品。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8萬餘人,其中挽漾彩級以上的有9千餘人,稱為殿腳,都身穿錦彩製作的袍服。又有平乘、青龍、艨艟、八棹、艇舸等幾千艘供十二衛士兵乘坐,並裝載兵器帳幕,由士兵自挽,不給民夫。舟船首尾相接200餘里,燈火照耀江河陸地,騎兵在兩岸護衛行進,旌旗蔽野。隊伍所經過的郡縣,500里內都命令進獻食物。多的一郡要獻食百車,極盡水陸珍奇;後宮都吃膩了,將出發時,就把食物扔掉埋起來。

通濟渠工程浩大,施工時間僅用半年,可以說是古今中外運河史上的奇迹。當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由於鑿渠和造船勞累過度,據《隋書·煬帝紀》載:役夫死者十有四五!即約有40至50萬人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通濟渠鑿成后,它與邗溝便成為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舟楫多走這一水道。特別是它對南糧北運,意義更為重大。隋煬帝在洛陽周圍建有許多大型糧倉,如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回洛倉、河陽倉、含嘉倉等,這些倉城都儲有大量糧食,其中洛口、回洛兩倉,即多達2600多萬石,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便是經通濟渠從江淮一帶運來的。

隋煬帝為了提高山陽瀆的航運能力,與通濟渠配套,對這條古運河作了較為徹底的治理。山陽瀆即古邗溝,它南起邗城,北到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在鑿通濟渠的同時,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他又徵調淮南10餘萬人投入這一工程。當時除了按照通濟渠的標準,浚深加寬渠道,修築道路、離宮外,又穿鑿了新的入江渠口。由於長江沙洲的淤漲,原來山陽瀆的入江渠口堵塞嚴重。這次擴建,便將南段折而向西,開了幾十里的新渠,使其從揚子(今江蘇儀征東南)入江。這就是隋唐時期著名長江渡口揚子津。山陽瀆經過這次改造后,全線暢通無阻,像龍舟那樣的龐然大物,也可進退自如了。

在建成通濟渠和山陽瀆后的第六年,隋煬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資治通鑒·隋紀四》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煬帝命令鑿穿江南河,自京口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建離宮、糧草庫,欲東巡會稽。會稽,指今浙江紹興境內的會稽山,相傳大禹曾會諸侯於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曾登此山:望於南海(實指今東海)。隋煬帝楊廣,也有效法大禹、秦皇的想法。不過煬帝登會稽的目的並未達到,因為下令穿鑿不久,就被高麗戰爭和農民起義所困,再也無暇南渡長江了。但江南河的拓展,大大地推進了太湖流域航運的發展,也加強了與江、淮等地的聯繫。江南河至今仍是太湖流域的黃金水道。

隋時,今河南東北部、山西東南部和河北大部,是又一個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地區,這個區域當時有戶200多萬,在全國900多萬戶中,幾乎佔了四分之一。隋朝推行租庸調製,按戶、丁徵收粟帛,徵發勞力,戶多丁多,上調的粟帛等也多。這就需要有一條糧帛南運進京的水道。隋煬帝着意開拓邊疆,積極準備用兵遼東,他以涿郡(今北京)作為征遼基地,要將大量的軍用物資和軍事人員北運,也需要有一條從東都到涿郡的軍需供應線。於是,隋煬帝在完成通濟渠和山陽瀆之後,決定在黃河以北,拓展一條航運能力較大的運河,這就是穿鑿永濟渠。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詔令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於沁水入河處,北到衛縣(治所在今河南浚縣西)。這是當時新鑿的渠道。衛縣以下經館陶、東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與沽河會合。這是中段,它以曹操時的故道為基礎,擴展成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為北段,系改造兩條自然河道而成。一條是古潞河下游,它位於今天津市和武清縣間。另一條是桑乾水(今永定河)下游,當時它位於今武清縣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運河共長1900里左右,大體說與通濟渠相當。這也是一條歷時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運河。它的寬度雖然不及通濟渠,但運輸能力很強,並且也可航行龐大的龍舟。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伐遼東,當時他就是乘龍舟到達涿郡的。伐遼東出動軍隊100多萬人,後勤供輸極大,主要就是沿這條水道北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河、永濟渠,雖然是五條運河,但由於它們的規格大體一致,組成了一個由長安---洛陽兩都為中軸、成扇形、東南通餘杭、東北到涿郡的完整的運河網,實為一條運河的五個組成部分。這個運河網把我國當時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區域緊密地聯在一起,對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繁榮,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隋煬帝興建這些工程,雖然多從他本人需要出發,並給當時廣大群眾造成嚴重災難,但後人還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唐末著名詩人皮日休便是這樣認為的,在《汴河懷古》中說: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龍舟水殿事,與禹論功不較多。隋朝建立后,定都長安。長安,位於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周又有大山環抱。當隋文帝楊堅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就如西漢時,把關中的長安作為都城。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蕩,關中經濟情況已難以與盛極一時的西漢相比。西漢僅鄭白渠即可灌溉農田4萬多頃。魏晉南北朝時,這裡有許多灌溉工程因無暇維修而湮廢。因此,隋定都長安后,仰仗東糧西運的程度,遠遠超過西漢。這就決定了隋在立國不久,便着手穿鑿長安---黃河間的運糧渠道。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這一工程。但因倉促成渠,渠道淺窄,航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東糧西運的需要。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動工,加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鑿得深寬順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種兩舟相併的船,體積大,容量多。要通航這樣大型重載的舫,渠道必須又深又寬。改建工程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大興城的設計者宇文愷主持。《隋書·食貨志》有:動工之前,宇文愷先派工匠巡歷渠道,觀察地形走勢。如此,以便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渠道布置得更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廣通渠的運量大大超過舊渠,對緩和關中糧食的緊張情況,有重要作用。

大業元年,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認為關中與山東、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遠,“兵不赴急”,應將都城東遷,於是立即下詔營建東都洛陽。接着,又陸續發令穿鑿以東都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運河。

最先穿鑿的是通濟渠亦稱汴渠,鑿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通濟渠可分西、中、東三段。西段以東都洛陽為起點,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在舊有渠道陽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到洛口與黃河會合。由於古陽渠又稱通濟渠,人們就把這一名稱由西段擴大到了中段和東段。中段以黃河邊上的板渚(今河南滎陽西部)為起點,引黃河水作水源,向東到浚儀(今開封)。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寬。浚儀以下,與汴渠分流,東南走向,經宋城(今商丘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縣)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這是東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當時,浚儀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舊道而另開新渠,主要是因為,汴河東段的位置偏北偏東,隋煬帝南巡江都,南糧北運進京,都過於繞遠。且從汴河入淮,必須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水、呂梁洪水之險,二洪:懸水三十仞(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23厘米),橫流90里(《水經注·泗水注》),經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浚儀到睢眙,地勢比較平緩,河床比降適度;同時,經此而接邗溝,與經汴相比,航程也縮短許多。再加上當時河淮之間經濟比較發達,是全國戶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隋朝實行郡制,每郡管轄若干個縣。其中,只有44郡的轄縣縣平均戶口在萬戶以上,而河、淮之間即佔有九郡:有河南、滎陽、梁郡、譙郡、彭城、潁川、淮陽、汝南、汝陰等,可見這裡戶口的密集程度。為加強東都與這裡的聯繫,也需鑿渠穿行這裡。

通濟渠三段全長近2000里。它不僅渠道長,而且因為要航行皇帝的龍舟,龍舟長200尺,上建四層重殿,高45尺,所以必須鑿得又寬又深。深度多少,不見記載,寬度規定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寬為240尺,宛如一條大河。此外,通濟渠還有一批附屬工程,如渠兩邊修築平整的御道,還要栽種柳樹,以便數十萬縴夫和軍隊行走;從長安到江都設置離宮四十餘所,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個工程由尚書右丞皇甫議負責,徵發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前後100餘萬人,開闢通濟渠。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動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資治通鑒》記載:十五日,煬帝即到江都遊玩。江都位於江蘇中部,南瀕長江,西傍揚州,東與泰州接壤,北與高郵毗連。煬帝從顯仁宮出發,王弘派龍舟來迎接。煬帝乘坐小朱航,從漕渠出洛口,乘坐龍舟。龍舟上有四層建築,高45尺,長200尺。龍舟最上層是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8個房間,都用金玉裝飾;下層是宮內使臣住的地方。皇后蕭氏乘坐的翔螭舟規制比煬帝乘坐的龍舟要小一些,但裝飾沒什麼不同。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築有三重,都是水上宮殿。還有漾彩、朱烏、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板、黃蔑等幾千艘船,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並裝載朝廷內外各機構部門進獻的物品。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8萬餘人,其中挽漾彩級以上的有9千餘人,稱為殿腳,都身穿錦彩製作的袍服。又有平乘、青龍、艨艟、八棹、艇舸等幾千艘供十二衛士兵乘坐,並裝載兵器帳幕,由士兵自挽,不給民夫。舟船首尾相接200餘里,燈火照耀江河陸地,騎兵在兩岸護衛行進,旌旗蔽野。隊伍所經過的郡縣,500里內都命令進獻食物。多的一郡要獻食百車,極盡水陸珍奇;後宮都吃膩了,將出發時,就把食物扔掉埋起來。

通濟渠工程浩大,施工時間僅用半年,可以說是古今中外運河史上的奇迹。當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由於鑿渠和造船勞累過度,據《隋書·煬帝紀》載:役夫死者十有四五!即約有40至50萬人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通濟渠鑿成后,它與邗溝便成為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舟楫多走這一水道。特別是它對南糧北運,意義更為重大。隋煬帝在洛陽周圍建有許多大型糧倉,如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回洛倉、河陽倉、含嘉倉等,這些倉城都儲有大量糧食,其中洛口、回洛兩倉,即多達2600多萬石,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便是經通濟渠從江淮一帶運來的。

隋煬帝為了提高山陽瀆的航運能力,與通濟渠配套,對這條古運河作了較為徹底的治理。山陽瀆即古邗溝,它南起邗城,北到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在鑿通濟渠的同時,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他又徵調淮南10餘萬人投入這一工程。當時除了按照通濟渠的標準,浚深加寬渠道,修築道路、離宮外,又穿鑿了新的入江渠口。由於長江沙洲的淤漲,原來山陽瀆的入江渠口堵塞嚴重。這次擴建,便將南段折而向西,開了幾十里的新渠,使其從揚子(今江蘇儀征東南)入江。這就是隋唐時期著名長江渡口揚子津。山陽瀆經過這次改造后,全線暢通無阻,像龍舟那樣的龐然大物,也可進退自如了。

在建成通濟渠和山陽瀆后的第六年,隋煬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資治通鑒·隋紀四》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煬帝命令鑿穿江南河,自京口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建離宮、糧草庫,欲東巡會稽。會稽,指今浙江紹興境內的會稽山,相傳大禹曾會諸侯於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曾登此山:望於南海(實指今東海)。隋煬帝楊廣,也有效法大禹、秦皇的想法。不過煬帝登會稽的目的並未達到,因為下令穿鑿不久,就被高麗戰爭和農民起義所困,再也無暇南渡長江了。但江南河的拓展,大大地推進了太湖流域航運的發展,也加強了與江、淮等地的聯繫。江南河至今仍是太湖流域的黃金水道。

隋時,今河南東北部、山西東南部和河北大部,是又一個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地區,這個區域當時有戶200多萬,在全國900多萬戶中,幾乎佔了四分之一。隋朝推行租庸調製,按戶、丁徵收粟帛,徵發勞力,戶多丁多,上調的粟帛等也多。這就需要有一條糧帛南運進京的水道。隋煬帝着意開拓邊疆,積極準備用兵遼東,他以涿郡(今北京)作為征遼基地,要將大量的軍用物資和軍事人員北運,也需要有一條從東都到涿郡的軍需供應線。於是,隋煬帝在完成通濟渠和山陽瀆之後,決定在黃河以北,拓展一條航運能力較大的運河,這就是穿鑿永濟渠。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詔令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於沁水入河處,北到衛縣(治所在今河南浚縣西)。這是當時新鑿的渠道。衛縣以下經館陶、東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與沽河會合。這是中段,它以曹操時的故道為基礎,擴展成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為北段,系改造兩條自然河道而成。一條是古潞河下游,它位於今天津市和武清縣間。另一條是桑乾水(今永定河)下游,當時它位於今武清縣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運河共長1900里左右,大體說與通濟渠相當。這也是一條歷時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運河。它的寬度雖然不及通濟渠,但運輸能力很強,並且也可航行龐大的龍舟。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伐遼東,當時他就是乘龍舟到達涿郡的。伐遼東出動軍隊100多萬人,後勤供輸極大,主要就是沿這條水道北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河、永濟渠,雖然是五條運河,但由於它們的規格大體一致,組成了一個由長安---洛陽兩都為中軸、成扇形、東南通餘杭、東北到涿郡的完整的運河網,實為一條運河的五個組成部分。這個運河網把我國當時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區域緊密地聯在一起,對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繁榮,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隋煬帝興建這些工程,雖然多從他本人需要出發,並給當時廣大群眾造成嚴重災難,但後人還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唐末著名詩人皮日休便是這樣認為的,在《汴河懷古》中說: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龍舟水殿事,與禹論功不較多。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