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息
龜息(巨山龜息)】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卷三·對俗》:“《仙經》象龜之息,豈不有以乎?,文中又引穎川陳仲弓《異聞記》,講述了一個幼女學龜
息而得以生存的故事:張廣定遭亂嘗避地,有一女年四歲,棄古冢中,以數月許乾飯及水漿與之。三年廣定乃得還鄉里,欲收家中所棄女之屍骨,不想
女竟得存活,故坐冢中。問其所以,女言;“娘初盡時甚飢,.見冢角有一物,伸頸吞氣,試效之,輒不復飢。日月為之,以至於今……廣定乃索女所言物,
乃是一大龜耳……”
唐,丁用晦《芝田錄》.載:唐李嶠。字巨山。昆弟皆年三十而卒,母優之,以嶠壽問於袁天罡,袁答日:“神清氣秀,苦壽不永耳。”因請與嶠連榻而
寢,視其鼻息,乃出入在耳中,遂賀日:“龜息也,必大貴壽。”
龜息,乃是道家語,是說呼吸調息像龜一樣.因龜不飲不食,新陳代謝極慢,能長生不死,故說人學龜息亦可長壽。后因用為人有異狀主福壽之典 。
明·蕭良有《龍文鞭影》卷二:“巨山龜息,遵彥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