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姓的來源
俞姓為中國第119位常見姓。約佔全國人口的0.12%,約140萬人。約50.5%分佈於浙江、江蘇2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約占35.9%),30.6%分佈於安徽、上海、江西、福建4省市。望出河東郡、河間郡、吳興郡、廬郡、江陵郡。
源流一
傳統的說法俞姓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臣跗之後,屬於以物事稱謂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記》等記載,黃帝時有名醫跗,其醫術高超,精於腧經之治,為中國傳統中醫經脈理論的奠基人。腧,為“脈之所注”,就是人們俗稱的“穴道”、脈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稱名醫跗為腧跗。在古代,“腧”與“俞”二字相通,後簡筆寫作俞跗。
相傳在俞跗的後裔子孫中,為光大先人的經典醫術,多稱為俞跗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
很早以前,中國的杏林之祖為黃帝大臣付。他曾跟神農嘗百草,熟知各種藥草的性能,被視為神醫。有一次黃帝的小兒子禺陽只剩下一口氣。黃帝很疼愛這個兒子,見狀十分悲痛。付就剖開禺陽的肚子,把他的內臟清洗乾淨,終於把他救活。事後有人問他:“快死的人了,你剖開他肚子,萬一救不活豈不是要承擔罪責?”他說:“當醫生的首要條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把能心放在患者身上”。由於他醫術高明,不管多麼嚴重的病,都能使病人痊癒。所以, 人們都叫他愈付,愈、俞同音,後來就稱俞跗,他的後人就以俞為姓,就是俞氏,奉俞付為俞姓俞姓始祖。史料記載只有一種說法。
俞跗,見於《列子·力命篇》。據說他名叫跗,因精於腧經之治,是經脈理論奠基人,人們因此稱他俞跗(“俞”與“腧”字通)。這就是說“俞”並不是一個姓氏,而且這個“俞”字應該讀作“輸”,與俞姓的讀音大相逕庭,怎麼可以說俞姓出於俞跗之後呢?中國的文字,一般認為不會超過夏朝。黃帝的時候還沒有文字,即使已有文字,也在初創時期,一般都比較簡單,也只能是象形、會意字而已。“俞”字據說是一個象形字,或者初創期有可能已經出現;而像“跗”這樣的形聲字是決不可能有的,俞跗這個人物自然是不可信的了(見徐鐵生《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2014)。
清末學者俞樾(1821-1907)曾經寫過一篇《說俞》一文,對作了詳細的考證,似乎也不得要領。那麼,先秦考古文獻中有沒有留下一點有關俞姓來源的蛛絲馬跡呢?我們可以從羅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一書中查到俞伯簋、俞伯卣兩件西周青銅器銘文。銘文中的俞伯,原文寫作艅伯。吳鎮烽教授認為這個艅伯(俞伯)是艅國族的首領。也就是說西周時存在著一個伯爵小國,叫艅國。艅國的國族稱為艅氏,也可以稱為俞氏(這叫假借)。春秋時吳王闔廬有一條船,名叫“俞皇”,也寫作“艅艎”。這就給“艅”字可以假借作“俞”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依據。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公族公子洩堵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洩堵俞,為魯國王室公子,是魯莊公姬同的小兒子。在周襄王姬鄭十六年魯國公子洩堵俞率魯軍征伐滑國(原在今河南睢縣,後遷費,即今河南偃師氏緱鎮,故又稱為費滑,後被秦國所滅),後被魯僖公(魯釐公)姬申封賜於俞地。俞,又稱符俞,亦稱先俞、西俞,即今江蘇省泗陽市。周安王姬驕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魯國聲援鄭國而發動了進攻魯國的戰役,符俞之地成為兩軍戰場,之後歸於楚國。兩年後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韓、魏、趙三國聯手討伐楚國,大敗楚軍於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其後,大梁成為魏國的都城,而符俞則被趙列侯趙籍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歸魯無望後,在公子洩堵俞的後裔子孫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俞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吏俞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春秋時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傳至今。”其實,俞人,並不是羋姓直接衍派的血緣氏族,而是官職稱謂,就是執掌建造船隻的官員。俞,在遠古時期就是指挖空樹幹做船(獨木舟),“以為河徑”,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徑。後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泛指船。俞人,開始指製作船隻的工匠,後演變為督管船隻建造的官職稱謂,直接隸屬於尹司。由於楚國地處江淮平原,渡河運輸、作戰十分頻要,因此“俞”是楚國令尹轄下的重要職能部門,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職位。至戰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懷王熊槐改稱其為更明確的“舟節”,與“車節”一起歸由工尹啟之府統一管轄。在戰國時期的楚國,“節”是“專”的意思,舟節就是專職掌管水路營造、運輸的官位,車節就是專職掌管陸路營造、運輸的官位。後世漢、唐朝時期的“節度使”之官稱,就是從此而來。[ 古典星座網 ]
在俞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或職業為姓氏者,稱俞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欽察部首領玉裡伯牙吾·不花鐵木耳,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元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東路蒙古元帥玉裡伯牙吾·不花鐵木耳,為蒙古欽察部國主後裔,後為元朝敕贈武平王。其侄子燕鐵木耳、·撒敦、以及侄孫唐其勢等,均為元朝丞相,家族中還出了一位皇后玉裡伯牙吾氏,因此在元朝晚期顯赫一時。在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繼位後,元朝政權實際上掌握在燕鐵木耳與伯顏兩大丞相家族手中,兩派鬥爭激烈,後玉裡伯牙吾氏家族發動政變,被伯顏乘機剷除。在玉裡伯牙吾氏家族受到“鐵腕太師”伯顏勢力的打擊而失勢後,族人退出政界,舉族返回其封地鳳陽府安豐縣(今安徽壽縣)。在元朝末期,該家族為躲避政敵殺戮,逃到廬陽(安徽合肥古代的別稱),取原姓首字“玉”的諧音,更姓為俞氏。現玉裡伯牙吾·不花鐵木耳家族的後裔俞氏子孫,廣泛分佈在今四川、安徽、雲南、貴州、重慶、湖南、江蘇、江西等地區。
源流五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哈爾察氏,亦稱薩哈爾察氏,滿語為Harca Hala,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稜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裡斯克一帶)、海蘭(今吉林和龍海蘭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等地,後多冠漢姓為俞氏、哈氏。
2.滿族尼瑪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部,在金國時期稱作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滿語為Nimaha Hala,漢義“魚”,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俞氏、于氏、余氏、勝氏等。
3.滿族裕爾庫哷氏,滿語為Yurkure Hala,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稜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裡斯克一帶),後多冠漢姓為俞氏。
4.滿族俞窟裡氏,亦稱玉庫哷氏,滿語為Yukure Hala,世居洪愛(今吉林永吉、蛟河一帶)、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空科巴賽(今俄羅斯結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松花江兩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俞氏、于氏等。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土族、回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俞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俞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甯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甯俞,就是著名的甯武子姬甯俞(孔子贊其智猶可及其愚不可及者),是春秋時期衛國執政上卿甯速的兒子,後亦為衛國大夫,以聰慧、忠誠著稱於世。在姬甯俞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分稱俞氏、甯氏,世代相傳至今。
俞姓的遷徙分佈
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並有俞姓人越過長江,進入江東(至於俞林,可能其為古代少數民族人。今存,以備參考)。唐代武則天時,荊州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一帶)人俞文俊斗膽進言,稱新豐之地無端冒出一座山來,是因武則天“女主居陽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則天,於是就把他流放到當時尚屬荒僻之地的嶺南。俞姓的後裔也就由此到達了中國南方的廣東和廣西一帶。因此,中國南方的俞姓人氏,應該有很多都是這位俞文俊的後裔。
根據《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載,俞姓地望分佈有四,這些資料表明,在隋唐之際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長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並人丁興旺,族大人眾。進入宋代以後,俞姓突然光芒四射,入載《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者僅宋代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無籍貫外,其餘均為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人,其後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佈為眾。
明初,俞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際,俞姓仍以華東之地為眾,但散居之地漸多。如今,俞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安徽、浙江、江蘇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約佔全國漢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當代俞姓的人口已有14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1%。自宋朝至今1000年來俞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態勢。目前俞姓的第一大省仍為浙江,大約佔全國俞姓人口的30%。全國俞姓主要分佈於浙江、安徽、江西、江蘇,這四省集中了俞姓人口的72%。其次分佈於上海、遼寧、福建、廣西。全國形成了以長江三角洲為中心的俞姓分佈區。
俞姓在人群中分佈在浙滬、皖蘇大部、湖北東端、贛閩北部、廣西中部、雲南大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寧夏西段、遼寧西南,俞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24%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1.1%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0.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5%的俞姓人群。在皖蘇北端、魯豫東部、湖北中部、贛閩南部、台灣、廣東東北和西部、湘桂大部、川雲西部、貴州南部、寧夏大部、甘肅南都和西部、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南和西部,俞姓在當地人群中分佈頻率大約在0.08%-0.24%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3.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4%的俞姓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