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公孫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公孫姓的來源 怎麼取名寓意聰明

公孫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二。

1、源於身份,出自兩周時期各諸侯國王族的後裔,屬於以貴胄身份稱謂為氏。

春秋時期,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有被稱為“公”者。按周王朝的典禮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在這些公孫的後裔子孫中,有許多人便以身份稱謂“公孫”為姓氏者,稱公孫氏,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

2、出自姬姓,黃帝軒轅的後裔有公孫氏。

最初出現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據《路史》載:“神農同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後改姬。”所有他的後代裡,有部分姓公孫,稱公孫氏。 在春秋時,各國各地的諸侯,大多喜歡被稱為“公”。以當時的制度,國君將由國君的嫡系長子繼承。正式登基前,應先立為太子,此時其他的兒子將稱為公子,同時諸侯的兒子也是公子,而公子的兒子就是公孫。這些公孫們的後代為突出祖出祖先曾有過的皇室血統,就改姓為公孫。這樣,公孫作為一種姓氏的榮譽而流傳甚廣。此時它的姓氏來源就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了。故公孫氏的始祖是黃帝軒轅。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公孫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二十九位門閥。公孫一姓源遠流長,據《路史》上記載,軒轅氏初姓公孫,後改姓姬。由此看來,“公孫”一詞,自古以來本身的意義便十分尊榮也就不足為奇了。從《廣韻》上記載:“封公之後,自皆稱公孫。”可知,春秋時期列國諸侯的子孫,被尊稱為公孫。從《通志·氏族略》記載“公孫氏,皆貴者之稱。”可見,後來“公孫”的意義延伸了,一般人也尊稱貴胄的子弟為公孫。如如今的對人的“公子”稱謂。據說春秋時代出身於諸侯之家的公孫,乾脆以“公孫”為姓,也稱為公孫氏了。由此可見,公孫為姓的中國人中,並不完全是一脈相承自黃帝,其中有一部分是春秋貴族的後裔。/古典星座網/suanming/quming/

公孫姓在大陸和台灣百家姓中名列一百位之後。在古代,孫字可泛指後代人,而公孫兩字,也可用來泛指王公貴族的後代。有些王公貴族的後代以公孫的稱呼為榮,便相延世代成為姓。古書《通志》說,相傳遠古時黃帝姓公孫,於是便有這一姓的廣泛流傳。

公孫氏望族居高陽郡(今山東臨淄)、扶風郡(今陝西咸陽)。今山東、雲南兩省還有公孫氏族人分佈。

三、郡望堂號

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

高陽郡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

白馬堂:東漢末期公孫瓚被封為討虜將軍,屢次打敗胡虜,除遼東屬國長史。常乘白馬,烏桓怕他,互相告語:“我們要避開白馬長史。”

忠義堂:春秋時公孫杵臼和程嬰都是趙朔的門客。趙朔為屠岸賈所殺,朔妻遺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嬰設計保存趙氏孤兒:杵臼把自己的兒子藏在山中,派程嬰向屠岸賈回報說是趙氏孤兒。屠岸賈就把公孫杵臼的兒子當成趙氏孤兒和公孫杵臼一起殺了。程嬰保護著趙氏孤兒長大成人,終於報了趙朔被殺之仇。人稱公孫杵臼捨掉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姓氏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