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文化奧秘與解讀之起名用典,如樹之有根
? ? ? ? 用典是我國自漢代直至上世紀中期,人名文化中“雅名”的重要起名方法。
? ? ? ? 其一,采自儒家經典。
? ? ? ? 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始立“五經”。至東漢,儒家經典已為人們所熟悉,並用之於人名。
? ? ? ? 如蔡邕,字伯喈,邕同雝,取意於《詩·大雅·卷阿》“鳳凰鳴矣……雝雝喈喈”;楊修,字德祖,取意於《詩·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裴越,字令緒,取意於《書·太甲下》“今王嗣有令緒”。
? ? ? ? 此類人名漸行於南北朝,至唐代而大行,不僅取用經文,而且更重經義,經學氣味更濃。例如,韓愈,字退之,取自《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求也退,故進之;由兼人,故退之。”“兼人”即勝人,“愈”猶勝,勝人則失中,故當“退之”以使其合於中庸。
? ? ? ? 自唐代以後,文人士大夫取此類名字的觸目皆是。至清代而大備,內容之豐盛,用典之工巧,令人歎為觀止。
? ? ? ? 此類語典,始終是人名用典的正統和主流。?
? ? ? ? 其二,采自文學名篇。
? ? ? ? 此類人名,初行於南北朝,至清而極盛,其廣泛性與文學性、藝術性都超過歷代。
? ? ? ? 其中雖不免“正襟危坐”而頗求功利之辭,如清人宋端己,字恥夫,即取意於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詩句,但絕不乏自然、靈動、清新之作。如南朝陳人顧越,字允南,用《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詩意;明人張鳳翼,字伯起,用李商隱《無題》“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意;清人殷樹森,字渭春,借杜甫《春日懷李白》“渭北春天樹”的意境寄寓人生的美好祝願。
? ? ? ? 中國的四書五經,還是膾炙人口的詩歌美句,不管是正面歌頌真善美的,還是反面抨擊假惡醜的,都是對於人性美好的方面和人生美麗的時刻的肯定和欣賞。
? ? ? ? 這些典故讚美忠誠、道義、孝悌、仁德、慈悲、守信、誠實、勇敢、智慧、豁達、自然、美麗等等道德的各個方面。名字是一個人的標誌,是孩子的驕傲,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按照名字的內涵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長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