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一詞的溯源

中華一詞的溯源

中華一詞的溯源

中華,為中國與華夏的合稱。中國為中土之國,古人認為他們生活的區域在地方的中央在四方之中。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古人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入文明進程的種族,他們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為夏自稱為華夏族。華夏是古代中國中原地區各族的合稱,亦作「諸夏」。據部分史學家的研究,中國古代的部族可分為華夏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它們以華夏集團為中心,經過長期的交往與融合,到春秋時期基本同化,成為秦漢間所謂「中國人 」的三個主要來源。

古代華夏族 生息、建邑、建都於母親河黃河 南北,因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即相對於東夷、西番、北狄、南蠻等野蠻地區而言的文明地區;中華這個單詞象徵著文明禮儀,區別於野蠻霸道,其字源並不包含民族融合的含義。

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 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 ”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中華”。“中”側重自然(天 ),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 ),寓意 為華夏族群(漢族的前身 )。

雖然目前“中華”一詞早已成為對中國文化 、地理、民族、飲食 等方面的泛稱 ,但直到近代中國才開始出現該詞彙 的現代意義,辛亥革命以後,漢族和其他被壓迫的民族一起推翻了滿清的統治,由此出現文明中華的說法,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均以此為國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