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夥伴母遠遊折射的“孝”文化
又逢重陽節,有這樣一則新聞廣受關註:一名26歲的北京小伙用輪椅推着殘疾的母親,歷時3個多月行走約3500公里,從北京一路走到雲南省西雙版納,讓多年未出北京城的媽媽實現了遠遊夢想。母親在旅途中的每一次驚喜,都成為兒子繼續前行的動力。這個小伙被網民稱為“北京孝子”。他的舉動也讓人們體味到“孝”的內涵:不僅要讓老人衣食無憂,還要關注他們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當物質生活日益富足,政府部門各項養老助老政策與措施日益健全時,老年人的“精神贍養”也需提高質量。在這方面,為人子女者義不容辭。
孝,深深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先賢孔子對“孝”有這樣的論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就是說,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對父母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敬老、愛老一直以來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然而隨着時代變遷,社會結構變化,傳統的大家庭日益稀少,家庭結構更趨小型化,子女與父母分開居住已成潮流。異地就學、就業帶來青壯年人口的大規模流動,導致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不斷增多。
“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映照出不少老人的精神寂寞。一些事例聽了令人唏噓:孤獨老太摁抽水馬桶玩,兩個月抽走98噸自來水;80多歲獨居老頭因為太寂寞,給年輕學生當人體模特,這份工作讓他覺得打發時間更容易了,但兒孫得知后要和他斷絕往來;80多歲的老太被子女送進養老院,子女與養老院簽訂了不讓其單獨出門的協議,因為太想“回家看看”,老太翻窗出去,摔傷身亡……這些老人都衣食無憂,有的還有專業機構照料,但孤獨寂寞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許多時候,子女解釋為何對父母缺少精神關愛時,會說自己太“忙”。但有時候忙是可以取捨的,取其重而舍其輕。什麼是重?人們往往覺得事業是重的,孩子是重的,人際關係是重的,而父母卻不知不覺被忽略了。
今天,我們怎樣敬老?今年8月,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等共同發布新版“24孝”行動標準,給我們帶來參照和啟示。其中,許多條行動標準體現了對父母精神和心理需求的關注與滿足,如,“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教父母學會上網”、“支持父母的業餘愛好”、“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遊”等,緊貼老年人的實際生活需要,充滿了時代氣息,大多數條目都不難操作,體現了對“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養老、盡孝,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困境和壓力。以前,許多家庭物質條件並不好,要讓家中老人吃好、穿好、住得舒適,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對年輕夫妻要照顧4位老人,不僅要面對日益衰老的長輩,還將面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種種問題。但是,無論何種境況,有一點是不變的——盡孝,需要用情用心,心中對父母有思念、有牽挂、有關愛,表達出來,讓父母感受到,這樣的精神慰藉會讓他們體會到晚年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