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緣千陽四里半

何緣千陽四里半

何緣千陽四里半

以前,西府地區民間口頭語中有句俗話:“千陽縣,四里半”。許多人誤以為是說千陽地域狹小,實際上這句話概括了明末清初千陽縣的一段悲慘歷史。

“鄉里鄉黨”是人們的日常口頭語,表示對生長在同一地方人的親熱關係。但在過去,鄉、里、黨等字的含義和現在的村、組一樣,屬於行政區劃的名稱,不同的是古代對鄉、里、黨有固定的數量標準。如隋朝時,規定居住達到25戶人家的村子為l里,100家以上的村落為1黨。唐朝時又規定100戶為1里,5里為1鄉,里、鄉、黨等設置一定的頭目,負責對所轄百姓造冊登記,建立戶籍。這樣,大大方便和加強了封建社會對廣大農村的管理。明朝建立后,里的單位稍大了些,規定110戶為1里,千陽共編有3鄉15里,這3鄉是敬信鄉、懷德鄉、安上鄉;15里有敬信鄉的郭下里、中作里、付原里、馮坊里;懷德鄉有龍泉里、黃里里、歇馬里、楚作里;安上鄉有龍槐里、草碧里、安化里、留坊里、林潛里、三泉里;後續補雪白里。按100戶1里計算,當時千陽縣大概有50戶,人口3萬多。那時明朝建立不久,封建統治者相對減輕了對人民的剝削,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千陽呈現出了人丁興旺的局面,縣誌記載“戶口繁衍,山穀人滿”。

到了明末清初,滿族入關。千陽位居陝西與甘肅的關隘要塞,戰爭頻繁,差役沉重,百姓深受其苦。崇禎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1639~1641年),陝西連年特大荒旱,千陽連續幾年糧食歉收,嚴重時竟顆粒不獲。在巨大的災害面前,百姓如霜殺秋草,哪裡有一點抵抗能力,野草樹皮成了救命之物。如此,餓死逃亡之人不計其數。《千陽縣誌》記載:“連旱,飢,人相食,野斷人煙”。餓殍盈野、村莊荒涼、人去房空。當時,由於受災地廣,地方統治衰敗,無力賑災。有些里有名無實,僅存幾人,但統治者仍按15里的編製徵收賦稅,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大災之後倖存下來的窮苦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江蘇江都縣進士王國瑋出任千陽知縣。他四處體察民情,看到村落廢棄,田地十有八九荒蕪,災后一片民不聊生的敗落景象,深感數年天災,百姓已如大病初癒,弱不禁風,而超重的賦稅,更使百姓雪上加霜,他便果斷地實施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一方面招撫流落外地的難民回家,供給他們耕牛、種籽,免除他們的差役、賦稅,鼓勵墾荒耕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重建家園;另一方面,縮編鄉里編製,對人口重新造冊登記,按實際人口公平合理地納稅賦役,減輕了百姓負擔。這次清查出“一里之中僅存一二甲,一甲之中僅存一二丁,甚至全家無人:逃亡殆盡者”,全縣僅存363戶,1503人,偌大—個縣竟不能編滿5個裡。最後,王國瑋勉勉強強把順化里、潔白里合為一里,加上尊敬里、仁孝里、和睦里湊成四里,另外,將舊衛所編為半里。這就是“千陽縣,四里半”的來歷。

“千陽縣,四里半”。這一句普普通通的俗語,是千陽歷史上最衰敗時期的寫照。透過它,我們可以尋找到封建王朝統治下,人民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苦受煎熬,掙扎求生的悲慘跡象。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