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人性本善”是對孔孟的誤讀

傅佩榮:“人性本善”是對孔孟的誤讀

傅佩榮:“人性本善”是對孔孟的誤讀

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代表作品有《成功人生》、《傅佩榮國學精品集》等。

心理學和哲學這兩個學科之間的關係,在根源上可以說是一樣的。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從年代上來說是很晚、很新的學科,但它發展非常迅速、有效。對人類來說,心理學對於現代人的幫助要遠遠超過哲學所產生的作用。哲學是很老的學科,而心理學討論的主題,在古代來說也是哲學的範圍之一,就是有關人的內心狀態。這兩個學科怎麼到今天又連接到在一起?

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會想到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一個觀察。榮格教授是弗洛伊德學派的重要代表,他在心理學從事教學工作,累積三十多年的心得,說了一句話:到這裡來找我進行心理治療的人,大部分身體健康,心理正常,但並不快樂。這句話很簡單,身體健康、心理正常,可以過日常生活,但並不快樂,說明一個人要快樂,除了身跟心兩方面條件外,還需要第三個元素——“靈”。

怎麼來看待“靈”?因為“身”的問題很容易,“心”也不難,可以跟別人互動,別人說話可以聽懂,在社會上,工作發展沒什麼困難,說明你的心智、心理方面都正常。但什麼是“靈”?靈根本看不到。我長期思考這個問題時,對於我個人研究國學這一套有很大幫助,也就是說看人的生命時要從比較立體的角度去看。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下一步該往哪走?從個人開始怎麼活得快樂、幸福?從社會來說,大的方向在什麼地方?如何達成這個目標?等等。

靈是沒有辦法證明的,但它的存在是被要求的。什麼叫“被要求”?提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人生有意義嗎?我在台灣大學教書三十幾年,每年都有學生問人生有什麼意義?我的回答很簡單,人生的意義在於可以不斷地問人生有什麼意義。就是不要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是個人在生命過程里去體會的。只有人類才需要意義,人類之外的其他生物沒有關於“意義”的問題。而理解的能力,就代表你有辦法找到這個意義。所以人生怎麼樣才能被理解?如果沒有靈,人生不可能被理解,這是簡單的結論。身心活動的最後是墳墓,人最後都要離開世界,做到沒有,甚至什麼都不做,基本沒有差別。我們看到歷史上很多人物,但不要忘記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文明消失了,成為考古學的對象,而那個文明裡很多人立德、立功、立言,到今天不知道立什麼。

哲學這兩個字很尷尬,是日本人翻譯的,把“哲”和“學”構成兩個詞,原來的意思叫做“愛”和“智慧”。愛和智慧合在一起,意思很深。第一個,愛和智慧並不代表擁有智慧。根據希臘人的觀點,柏拉圖就可以作為代表,他認為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擁有智慧的,因為人有身體。身體一定輸於感官,只能帶來偏差和謬誤。當時的觀念把身體當作靈魂的監獄,靈魂是本質,所以死了之後才能得到解脫、智慧。智慧是神的性格。

愛有什麼特色?人活在世界上,問每天這樣生活有什麼動力?有什麼明顯的對象值得你引發生存的勇氣和力量嗎?德國學者歌德,是有名的作家。歌德曾說,每天早上起床時,如果想不到自己為什麼而活着,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學生抱怨,我跟他們說,你早上起來知道今天還要上學,多麼幸福,至少比歌德幸福。一個人最大的恐懼是早上起來發現自己活着,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着。可做,可不做;可過,可不過。這時,生命的動力從何而來?很多人有學問,得到諾貝爾獎,成為偉大的學者,但照樣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一個人越有學問就越發現自己無知,從蘇格拉底開始,別人問他:你知道什麼?他說我無知,但在雅典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在《論語》里,孔子也說自己無知,“有鄙夫問於吾,空空如也。吾叩其兩端而竭焉”。

“愛”這個字有什麼作用?別人得到某個東西是快樂,你得到不見得快樂。如果你是你自己,你覺得他應該很幸福,但真的是他了,就發現他有多痛苦。這個是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往往看到別人有各種很好的外在成就,而事實上冷暖自知。哲學這個觀念從愛開始,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所愛。“愛”這個希臘文在古代的意思,是追求的力量,跟愛的力量是一樣的。如果追求的是智慧,這種追求是要讓你的生命慢慢走向完整,身心的活動不是漫無目標的,如果沒有目標,身心停下來后,所有的一切都變成夢幻一樣,浮生如夢。西方也有這樣的觀點,認為萬物是空虛的,等你老了回頭一看,這一生都是空虛的,就算有偉大的成就,包括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有什麼差別?這讓人們知道,生命需要完整,有身有心還有靈,要有追求完整的力量。

哲學的第二個關鍵在於“智慧”。很多人問什麼叫做智慧?第一,這不是感覺的認知;第二,這不是科學的知識。我很難說智慧是什麼,只能說智慧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智慧一定是屬靈的。第二,智慧是完整的。什麼是完整?大學里的本科隨便一算五六十個,你只能選一個專業,能力、興趣再廣,最多選兩個。所以要成為專家,一定需要割裂,往往到最後拿博士學位時,是名副其實的“窄士”,越是有學問,這個世界上對他了解的人越少。所謂的博士翻譯成PHD,就是“哲學博士”,對於完整來說正好相反。第三,智慧是根本的。如果靈性層次得到開發,很容易體驗到天下是一體,每個人都是身體的一個細胞,也就是宋儒說老百姓、萬物是我的同伴。現代人有一個詞叫“終極關懷”,代表是根本的,不是普通的關懷。普通的關懷就是今天吃什麼,明天錢在哪裡,我跟朋友來往有什麼好處等。根本的關懷,是需要知道什麼是重要的,而且不是可以談條件的。痛苦、罪惡、死亡,都是人類最根本的關懷。

很多人說學哲學的人學了半天都是空話,人性是善還是惡都無法證明。這裡面被誤讀的成分有很多。比如講儒家,很多人以為孟子說的是人性本善,這是誤讀,這不是孟子的原話,而是來自朱熹的註解,其實是表明朱熹自己的立場。孔子和孟子完全沒有提到人性,只提到學習,認為學了之後在適當時練習、實踐。朱熹就在註解中說:人性本善,而覺悟有先有后,這是宋朝學子的想法。尤其從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開始,朱熹的書被定為教科書,只要是想學儒家的,沒有一個不從朱熹的註解開始,所以很多人滿腦子都是“人之初,性本善”。

我很佩服真正國學大師錢穆,他說人性本善是一種信仰。比如佛教徒說人性是空的,你不能跟他討論,你只能說我尊重你,因為信仰是不能討論的。

我研究了儒家超過30年。很負責地說,儒家說的其實是“人性向善”,“向”是力量,力量來自於真誠。作為一個人有選擇的可能,會計較利害得失,即使真誠可能對我有害,但我內心坦蕩,我還是可以選擇真誠。只有人類有這樣的機會,讓力量由內而發,主動做該做的事。孔子的學生看到孔子很快樂,但他的快樂一般人無法理解:每天喝點白開水,住在違章建築里,他為何快樂?孔子說我吃簡單的飯,喝點白開水,這裡面就有快樂。所以孔子和他學生的快樂,來源於“靈”得到了安頓。儒家的思想在這個地方顯示出了它的特色,跨越時代,到今天還有啟發性。(本文摘自傅佩榮教授在“復旦心理大學堂”的演講,題目為後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