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典故]王世盧——《豆腐的傳說》

[沂蒙典故]王世盧——《豆腐的傳說》

[沂蒙典故]王世盧——《豆腐的傳說》

豆腐,這是家家會做、人人愛吃、營養豐富、物美價廉的一道菜。這麼好的菜是誰發明的呢?最早出現在哪裡?誰是第一個吃豆腐的人?吃豆腐的人多多,知此事的人極少。大家要知此事,且聽我細細道來。

臨沭縣內有一著名風景區,名曰“蒼馬山、冠山風景區”。景區內山明水秀,遺迹遍布,可謂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於青山綠水之間,真乃難得的旅遊勝地。蒼馬山乃蒼山與馬山的合稱。單說這蒼山東麓,有一懸崖面東而立。懸崖絕壁之上,有四個漢隸石刻大字特別顯眼:“鬼谷駐跡”。壁前有一平台,人立台上,舉目遠眺,江淮大地盡收眼底;俯瞰台下,百米之處,有一石洞,洞口處雲霧繚繞,透出一股仙氣。此洞名曰“鬼谷子洞”,這是兵祖鬼谷子王禪老祖培訓孫臏與龐涓的聖地。

孫臏與龐涓的故事在中國幾乎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孫臏乃孫武後代,著名軍事家,所著《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在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中發現殘簡;龐涓雖與孫臏同師學藝,但遠不如孫,龐忌孫才能,兩人早就不和。龐任魏將后,騙孫到魏,借故處以臏刑,並將其軟禁。后孫在齊使臣幫助下返齊,並任軍師。曾於公元前353年、341年兩次大敗魏軍,生擒龐涓。

二人學藝之時,深知師傅王禪愛喝豆漿,故而天天泡豆磨漿,燒熟供師飲用。忌孫才能的龐涓一心想害孫臏,便在豆漿上打主意。他知道鹽滷有毒,就暗地買了一些,化成滷水,趁老師和孫臏不注意,偷偷加入燒開的豆漿中。

龐涓見豆漿慢慢地結塊,變清,心中暗自高興。“老師和孫臏喝后,必死無疑。那時,我龐涓就是王了。”為了怕引起師傅和孫臏懷疑,他借故走開了。

孫臏洗罷碗筷,忙給師傅盛豆漿。打開鍋蓋,見豆漿水是水,腦是腦,好生奇怪。告知於師,王禪也不能解。孝順的孫臏怕出變故,沒讓師傅喝,而是自己先飲了少許。孫臏吃了豆腦,並無異常,於是又喝了一大碗,仍覺沒事。這讓下毒的龐涓納悶了:“怪啊,這滷水是毒物,怎麼葯不死人呢?”

有“毒”的豆漿,不但不葯人,反而別有一種滋味,王禪老祖與孫臏開始留心此事。豆漿怎會變成豆腦呢?二人百思不解。細心的孫臏洗碗時發現一碗中有粉紅色的水滴,他把此碗偷偷藏了起來。事後讓師傅一看,師傅說可能是滷水,於是就讓孫臏去集市買來鹽滷,化水點入豆漿,果然成腦。聰明的孫臏又把豆腦控去漿水,稍一加壓,成了嫩白的小塊,這就是今天的豆腐。

豆腐這道菜,傳至今天已有2500年了。其間經改革創新,又有了臭豆腐、豆腐皮、腐竹等等品種。但這一切均源於孫臏的豆腐。更具體地講,應歸於龐涓的“下毒”。正因為這一點,當時已明知龐涓所為的王禪,並未追究龐的罪責,只是在心裡想:“龐涓確實壞,投毒把師害。害師雖未成,反出一道菜。”

今天我講此故事,不想給蒼馬山添多少美感,但想告訴您,蒼馬山有着動人的傳說,值得一游。

臨沂五中王世盧

傳說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