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姓的來源 寓意聰明的名字
益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五。
1、出自州名,以地名為氏。
漢朝的時候,四川省廣漢屬於益州管轄,在這個地方居住的人,後來有的以州名為姓,成為益姓的一支。
2、出自縣名,以地名為氏。
此縣的居民有的就以縣名的頭一個字作為姓氏,稱為益氏,成為益姓的一支。
3、來源於嬴姓,以祖上名字為氏。
上古顓頊高陽氏的後裔中有叫伯益的,被推舉為嬴姓各族的首領,並且賜姓為嬴,也形成了益姓的一支。
4、源於植物。
出自唐朝時期嶺南中藥益智,屬於以植物名稱為氏。
5、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
源於藏族,源於蒙古族,源於契丹族,源於其他少數民族。
二、遷徙分佈,聚集地
益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零六位門閥。益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益氏源出自嬴姓。上古時嬴姓族的首領伯益(伯益是舜帝的臣子,黃帝的後代)的後代中,以他為榮,就取他的名字“益”作為姓氏,稱為益氏。另外,古代的成陽郡有個益都縣(今四川省廣漢縣),住在益都縣的人中有些就取這個地名為姓氏,稱為益氏。益姓的望族居住在馮翊,地址在今天的陝西省大荔縣。/古典星座網/suanming/huangli/
三、郡望堂號
郡望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益都郡:古益都,實際上不是郡制,一直是縣制,即今山東省的壽光縣。
成陽郡:成陽是先秦時期的古縣名,其時地域在今山東省境內。
堂號
馮翊堂:以望立堂。
益都堂:以望立堂。
成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城陽堂。
懷遠堂:元朝的益智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善於治理政務。曾經做過懷遠將軍、曲靖宣慰使等官職。對於他的治理,百姓們感到很信服,因稱“懷遠堂”。
四、得姓始祖
伯益。遠古時候,黃帝的孫子叫顓頊,顓頊的兒子叫大業,大業又有兒子叫皋陶,皋陶又有兒子叫伯益。伯益的後代人,就有以益字為姓的,世代相傳。伯益又受賜為姓嬴,嬴姓人創立了秦國,所以伯益也就是秦國的始祖。這樣說來,益姓和嬴是同一祖先。益氏後人奉伯益為益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