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姓有多少人口_冷姓取名及起源分佈
冷姓有多少人口
冷姓是占中國人口較多的第二四十六位姓氏,湖南、山東、遼寧是冷姓比較集中的地區。當今冷姓人群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24%,總人口大約有30萬。
冷姓的起源與演變
漢族冷姓的起源有兩支:官名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官名。相傳黃帝時期有典樂官伶倫,赤作泠倫,伶倫之後有伶氏、泠氏,原音零,後轉為冷姓。這支冷氏的歷史大約有2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春秋時周武王弟衛康叔之後有冷氏。姬姓冷氏的歷史大約有30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冷姓外來基因的流人直到清朝時才發生,蒙古人姓輝特氏,集體改姓為冷。當今彝族、滿族、回族、藏族、布依族、達斡爾族等民族中均有冷姓。
歷史上冷姓的分佈和遷移
宋朝時期,冷姓大約有1萬1千人,主要分佈於江西、江蘇等地。
明朝時期,冷姓大約有1萬7千人,當時四川為冷姓的第一大省,約占冷姓總人口的32%。其次分佈於山東、湖北、江西、貴州、河北等地。
當代冷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冷姓的人口大約有30萬,為第二百四十六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24%。自宋朝以來1000年中,冷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湖南是冷姓的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冷姓人口的17%。全國冷姓主要分佈在湖南、山東、遼寧、四川、貴州、江蘇、河南,這七省大約占冷姓總人口的74%;其次分佈在湖北、重慶、黑龍江等地。
冷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246)表明:在湖南大部、渝黔、四川大部、雲南東北、廣西北部、江西西端、湖北南部、江蘇東北、山東東部、遼寧大部、黑吉、內蒙古東部,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為0.06%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2%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1.4%,居住了大約63%的冷姓人群。在雲桂粵贛大部、湖南南部、福建西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大部、安徽、鄂豫魯大部、陝甘南部、青海東南、四川西段和北端、河北東部、遼寧西端,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為0.02%—0.06%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2.2%,居住了大約31%的冷姓人群。/古典星座網/a-319/
冷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冷姓的郡望有新蔡、臨安。冷姓以“化民’’為其堂號,“化民"堂號典出南宋冷世光、冷世修兄弟倆。冷世光、冷世修均為南宋紹興年間進士,初為知縣。世光彈劾大臣,無所顧忌,官升殿中侍御史,人稱“冷面御史”。世修注重教化,在他的感化治理下,百姓遇事互讓,沒有打官司的,後升和州通判。
楹聯 有關冷姓的重要楹聯有以下四副:
鐵面御史,化民通判。
治最淄漫,詩傳太歷。
光祿卿智多於發,侍御史面冷如水。
賑濟通行,陽春有腳;彈劾不避,冷面無私。
家譜 目前上海圖書館收藏冷姓族譜5部,全國其他單位的圖書館還收藏冷姓族譜l部。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冷姓歷代名人13名,占總名人數的0.03%,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三百三十二位;冷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03%,排在並列第二百五十四位;冷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01%,排在並列第三百六十九位;冷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03%,排在並列第二百六十一位。
冷姓歷代重要人物有:北宋光祿卿冷廷叟;南宋紹興進士、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紹興進士、和州通判冷世修,寶慶進士、廣州知府冷應瀲;明朝御史冷曦,太常協律郎冷謙;清朝畫家冷枚。
冷姓血型
冷姓人群總的血型分佈是:O型占33.3%,A型占29.3%,B型占28.4%,AB型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