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取名起名都是按照家譜排
家譜,又稱譜牒,是記載同宗同祖的血緣、世系關係的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典籍。它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遷徙分佈、婚喪嫁娶、行業職業、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社會地位、人物傳記等眾多方面的資料。
我國的家譜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記載姓氏的骨片。後來,家譜被帝王諸侯用於記載世系,光宗耀祖,成為了這些人的專利。魏晉南北朝時期,家譜成為世族之間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據,從而很快發展起來。唐宋時期,民間私家修譜逐漸形成。明清時期,民間修譜已經十分興盛。近年來,一些地區的家譜觀念又趨上升趨勢,對於海內外華人尋根問祖,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意義。尋根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如今社會家庭觀念越來越淡,編修家譜能夠挖掘前輩的文化財富,並作為一筆精神遺產教育後人。
我國歷代編修家譜總數約5萬多種,有三分之一流落到海外。海外藏有中國家譜最多的當為美國猶他州家譜圖書館,收有中國家譜17099種。日本也是藏有中國家譜的“大戶”,收藏中國家譜403種。
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有限公司認定,中國的孔子家譜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家譜。孔子的族人傳承至今已繁衍有82代。
家譜有傳承教化的作用,譜名是記載家譜的名字。家族制興起之後,為了便於明確族內世系和區別同姓外族,各族家譜大都規定了本族的字輩譜,族眾均需按譜取名,依世遞延,不得紊亂。如山東曲阜《孔子世家譜》的字輩譜是:“希伯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孔子身後七代單傳,自第八代起逐漸繁衍,歷經2500多年,子孫遍佈全球。提到孔裔名人,全國政協委員孔令朋歷數家譜,斷定孔祥熙是孔子第75代後裔。早年孔祥熙從美國回國時,曾令孔令朋之父孔祥勵代向曲阜查明他祖上流寓山西的過程,經查他祖上原屬曲阜孔裔60戶中的紙坊戶,於第56代時遷往山西。不過,一直到1930年修譜時才正式續上譜。/古典星座網/suanming/
據報道,《武威石氏蚺城宗譜》從石蠟記起,到光緒年間石學鴻曾祖父石瑞瑾已有2700多年的跨度,比孔子族譜記載年代還要早200多年。
湖南《韶山毛氏族譜》的字輩是:“立顯榮朝士,文方運濟祥。祖恩貽澤遠,世代永承昌。孝良傳家本,忠良振國光。起元敦聖學,風雅列明章。”毛澤東及其弟毛澤覃、毛澤民均為“澤”字輩,其侄毛遠新為“遠”字輩,其父毛貽昌為“貽”字輩,其祖父毛恩譜為“恩”字輩。
浙江奉化《武嶺蔣氏宗譜》的字輩譜是:“祁斯肇周國,孝友得成章。秀明啟賢達,弈世慶吉昌。”蔣介石譜名蔣周泰,即為“周”字輩,其子蔣經國、蔣緯國為“國”字輩,其孫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孫女蔣孝章均為“孝”字輩,其父蔣肇聰為“肇”字輩,其祖父蔣斯千為“斯”字輩。在過去,婦女是不允許寫入家譜的。但如今一些家族新修的家譜把女性也納入其中。
字輩譜多為四言詩或五言詩的形式,似通非通,全是喜慶吉祥的詞句,但不得有重複的字,將及用完時則繼續定,每編一次大致可用幾十代,因此,即使今天這種風俗也沒有完全斷絕。
家譜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許多社會學家從家譜中發現了正史中“不見經傳”的史實。孫中山先生在早期革命活動的時候,曾與一個名叫尤列的人過往甚密,情同手足。但是,歷史上有關尤列的生平事跡卻是一片空白。這一人物曾引起一些史學家的興趣,但有關研究卻一直沒有任何進展。所幸的是,幾年前,華東師範大學嚴佐之教授在一本《常熟尤氏家譜》中意外發現了尤列的名字和事跡,從而豐富了史料。
作為後輩想認祖先當然無可厚非,朱元璋也不能免俗,他出身雖然貧賤,當了皇帝後,自然要修家譜,可是他的先人有哪位榮耀呢?有的臣子建議,讓他接到宋朝大儒朱熹的世系,朱元璋還真動心了,他在接見世籍徽州的朱姓典史時,詢問自己是否系朱文公的後代,那位典史說:皇帝雖與朱夫子同鄉,但同姓不同宗。既然攀不上這家祖系,朱元璋也不想強接上,他如實修了譜牒,敘述了先代微賤貧苦的生活,並未粉飾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