篪字怎麼讀_篪的讀音 篪字怎麼起名
篪字怎麼讀
[chi]
篪怎麼讀
讀音:chi,本義:篪是一種漢族發明的古樂器,也就是所謂的竹塤,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用一管內徑經寸,長約16寸的竹子,兩頭封閉,一端開一個跟笛子一樣的吹孔,順著手指位置,開八個孔,孔的大小決定音高,原理和塤一樣。
篪是什麼意思
1.形聲。從竹,虒(sī)聲。本義:古時候一種用竹管製成的樂器
2.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3.古代一種用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九孔。
4.有八孔,橫吹。唯其開孔數及尺寸古書記載不一。如:篪塤(篪與塤。皆古樂器),泛指吹管樂器。
老嫗吹篪。——《洛陽伽藍記》
5.油耗偏高的機動車 例句:老GL8是只油老篪。
樂器篪是什麼
篪chi,是一種漢族發明的古樂器,也就是所謂的竹塤,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用一管內徑經寸,長約16寸的竹子,兩頭封閉,一端開一個跟笛子一樣的吹孔,順著手指位置,開八個孔,孔的大小決定音高,原理和塤一樣。因此古人把塤篪成為兄弟。演奏上有一定的難度,沒得買,都是自己做的。製作上不太困難,先封一端,開好吹孔,另一端移動木塞,找出想要的基礎音(筒音),拒掉多餘的部份,一個洞一個洞慢慢挖,慢慢調音。即使不開孔,靠大拇指控制另一端的口徑,一樣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這件被遺忘的樂器,應該由你來推廣。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篪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陳知切,音馳。《說文》管樂也。《詩·小雅》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郭注》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橫吹之。小者尺二寸。《廣雅》雲八孔。《疏》鄭司農注《周禮》雲篪七孔,蓋不數其上出者,故七也。《世本》蘇成公作篪。《古史》蘇成公善吹篪。《釋名》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春分之音也。 又《水經注》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 《篇海》本作。《禮記》作篪。亦作池。
漢字典故
據《周禮‧鄭玄注》、陳暘《樂書》等書記載,均說篪為 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閉的一種橫吹竹管樂器。從戰國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兩件橫吹竹管樂器來看均與文獻所述篪的特徵相似,而與笛有異。因此,至晚在漢代,篪與笛應是讀音相近而形制有異的同類樂器。
篪在流傳中,其形制也稍有變化,據《爾雅‧釋樂》晉人郭璞注,至晚在晉時,它的吹孔已改用一個高出管身 1寸3分(約4.3厘米)的“翹”(即後來所謂“義嘴”)吹奏。而其他形制尚無變化。文獻記載,宋﹑明宮廷所用的篪,幾乎全是這種形制。
篪原是一種民間樂器。早在周代,它常與塤一起演奏。戰國之世,它作為大型宮廷樂隊中的一員,與編鐘、編磬、建鼓、簫(排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時演奏。漢魏的相和歌樂隊,有時也用它。六朝時,隨著清商樂的興起,它又成為吳聲的主要伴奏樂器。隋唐時,它是當時藝術性最高的清樂樂隊的一員。宋以後,因主要用於宮廷雅樂而逐漸失傳。
篪的演奏方法,據長沙楊家灣漢墓作樂木俑與山東南武陽漢元和﹑章和間(公元83~87)畫像石來看,吹奏時,可能雙手掌心向裡,篪身放在大拇指﹑食指之間,吹孔與出音孔向上成180°,左手食﹑中﹑無名指分別按1、2、3孔,右手中﹑食兩指按4、5兩孔。
篪的性能,從曾侯乙墓摹制篪的測音結果來看,使用最簡單的指法,可奏出6個音﹐即一個完整的五聲音階加一個變化音。據文獻記載,宋﹑明時的篪,使用半孔指法,可吹全十二律。宋以前的篪,是否已使用半孔指法,目前因無確證,尚難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