罍字怎麼讀_罍的讀音 罍字怎麼起名

罍字怎麼讀_罍的讀音 罍字怎麼起名

罍字怎麼讀_罍的讀音 罍字怎麼起名

罍字怎麼讀

[léi]

罍怎麼讀

讀音:léi,本義:是商朝晚期至東周時期大型的盛酒和釀酒器皿,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形狀,其中方形見於商代晚期,圓形見於商朝和周朝初年。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在生物學中,"罍"為棘皮動物門的特有結構。此門之特殊系統──水管系統,為此門動物之爬行及運動之循環構造。 其主要構造為,環水管、輻水管、枝水管(側水管)以及“罍”。

罍是什麼

罍,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罍量略小於彝,《詩經·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古文中與篚連用,指代祭祀。造型有圓形、方形兩種。圓形罍造型為斂口,廣肩,豐腹,圈足或平底;肩部兩側有兩耳或四耳,耳作環形或獸首形;下腹部一側有穿鼻。方形罍多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數為平底;有蓋,蓋作斜坡式屋頂狀;下腹近圈足處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滿飾花紋,常見紋飾有饕餮紋、龍紋與蕉葉紋等。其衍生式樣有:方體小口圓肩平底式、方體小口圓肩圈足式、方體高頸狹圓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頸廣肩低體平底式等。繁縟的花紋配以厚重的胎體,顯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罍有泥質灰陶、白陶、印紋硬陶、原始青瓷及瓷製品,商、周至兩漢時期的遊行器。陶製品以小口短頸,圓肩,深腹圓鼓,平底形為常見。商代後期至西周前期器物肩部有雙鼻,西周後期多無鼻。原始瓷製品在商代以斂口中,深腹圓底為常見,在西周則以低領折肩或帶器鼻、圈足為常見。

罍的典故

早在西漢時期,罍已成為王公貴胄們競相爭奪的藏品。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漢文帝和竇後的兒子梁孝王劉武是當時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在他的眾多藏品中有一件罍,被其視為至寶。劉武臨死前立下遺囑“善保罍樽,無得以與人”,就是說千萬不要把罍給外人。後來劉武的孫子劉襄繼位,史稱梁平王。他的王后姓任,史載此人驕橫跋扈、貪得無厭,得知府庫中有一件罍,便向梁王劉襄索要。劉襄寵溺任王后,便置祖訓於不顧,也不聽其祖母勸告,強行將罍取出,送給任王后,這件事在梁王府裡鬧得沸沸揚揚。後有人將梁王與其祖母爭罍之事告於朝廷,漢武帝與群臣商議後認為梁王極為不孝,理應懲處,於是下令將梁國削去八座城池,並將禍端任王后斬首於市。

這件因罍而起的血腥事件史稱“梁王爭罍”。兩千年後,此事引起了清代藏家吳雲的極大興趣。據說吳雲幼時在學堂讀到此處,判斷事件中的罍乃“三代(夏商周)以上法物”,並歎息史家沒有談及其特徵和鑄造年代,甚是遺憾,一席話把私塾先生嚇了一跳。梁王之罍是不是“皿方罍”,沒人知道,但從此事件可以看出罍對古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康熙字典

【未集中】【缶字部】 罍; 康熙筆畫:21

〔古文〕𦉩【廣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𠀤音雷。【說文】櫑或從缶作罍。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像施不窮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釋文】罍,酒尊也。韓詩云: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黃金飾,士以梓。【周禮·春官·司尊彝】皆有罍,諸臣之所酢也。

【疏】屍酢賓長,即用罍尊。【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小罍謂之坎。【註】罍,形似壺,大者受一斛。

【疏】罍者,尊之大者也。雖尊𤰞飾異,皆得畫雲雷之形,以其雲罍取於雲雷故也。 

又【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註】大罍,瓦罍。 

又【禮·明堂位】山罍,夏後氏之尊。【註】山罍,亦刻而畫之,為山雲之形。 又【集韻】倫追切,音纍。義同。

考證:〔【說文】刻木作雲雷,像施不窮也。〕 謹按原文以刻木作雲雷象為句,施不窮也上另有象字,今據增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費起名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