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歷史典故

西安歷史典故

西安歷史典故

《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四大傳說的神話愛情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久傳不衰。記得兒時,盛夏月夜在麥場間納涼之際,小孩子在一起戲鬧奔跑,稍大點的懂事的和長輩們一起席地圍坐,聽長者講;自己所聞所見的軼聞趣事,真可謂,講者津津道來,聽者專心入迷。每當七月七日臨近時,祖父們就給大家講那;“牛郎織女鵲橋會”的故事,並指向星空“織女星”、“天河”、“牽牛星”的位置,大家一起仰望。我們的祖母們也個個都懷着喜悅之情,禁不住的唱起自家童年時代的歌謠;“王母娘娘雲中坐,手持金簪划天河。牛郎織女河邊站,盼望七夕喜鵲多。”,“月亮爺高呀高,騎白馬挎大刀。天河岸邊照鵲橋,牛郎織女快點跑”等等。

昆明池

他們又告訴我等;“牛郎和織女”就在斗門鎮的“石婆廟”和“石爺廟”中。每年七月七日,西安城內外的善男信女和青年男女,都會到廟裡,祈求平安,場面異常熱鬧。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講故事的尊長們,大多數已難見舊影,每每追憶起當年的場景,令人思緒萬千,快樂與思念之情難以名其狀。

牛郎、織女石像在漢時昆明池畔,東西相望,歷經風雨兩千多年,至今猶在,似乎向人們訴說著多變的歲月滄桑。漢昆明池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以東部分地區,其遺址範圍包括今長安區斗門鎮東南的常家莊、孟白村、萬村、石匣村、馬營村等周圍約二十公里。關於“斗門鎮”一名的來源,據《西安通覽》所載,斗門鎮的來歷是;該地處在昆明池與灃水相通的調節斗渠閘口處以此得名,故稱斗門鎮。

宋《長安志》和清《西安府志》、《讀史方域紀要》等載;昆明池在府城(今西安)西南三十里。據《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書所載:漢武帝時,西南昆明國(今雲南昆明一帶)不朝於漢,且阻止周圍越西(今屬四川省越西縣境內)國等其他小國向漢進貢。漢武帝為征討昆明國,故鑿昆明池,以訓練水師。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減隴西、北地、上郡三地戍卒之半,併發謫使在周朝靈沼的故址上穿池。因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故作昆明池以象之,以習水戰,故名為昆明池。

昆明池周圍二十公里,在池四周又大興土木,建造離宮別館,亭台樓閣,寺觀廟宇。池中粼粼碧波,煙波浩渺,水光接天,龍舟悠遊,畫舸爭流,魚游鶴翔,蓮花逐浪,岸上宮、觀、館環池林立,成為皇家禁苑,帝王將相,娛樂宴遊的風景區。據漢時的《三輔黃圖》所載;漢昆明池,武帝元狩三年穿在長安(今西安市)西南,周回四十里。《三輔舊事》記載;“昆明池地三百二十頃,中有戈船各數十,樓船百艘,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旄葆麾蓋,照燭涯矣。池中後作豫章大船,可載萬人,上起宮室,因欲遊戲,養魚以給諸陵祭祀,余付長安廚”。《三輔故事》又載;“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每至雷雨,常鳴吼,鬣尾皆動。池中有龍首船,常令宮女泛舟池中,張鳳蓋,建華旗,作棹歌,雜以鼓吹,帝御豫章觀臨觀焉”。

牛郎織女石像,在昆明池上東西相望,漢時班固《西都賦》和張衡《西京賦》分別記述;“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和“昆明靈沼,黑水玄止。牽牛立其右,織女立其左。周以金堤,樹以柳杞”。後漢建武二年(公元27年),赤眉軍大掠故都長安,引軍而西遁。光武帝遣鄧禹至長安,駐軍於昆明池,謁祠高廟,大饗士卒。漢代后,昆明池並未廢棄,並多次修浚。

牛郎織女石像

晉時,潘岳西至長安看到故都遺迹,親臨昆明池,寫下有名的《西征賦》,其中有;“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儀景星於天星,列牛女以雙峙。”北魏太武帝於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曾下令修浚昆明池。《西京雜記》、《水經注》、《三秦記》等書多有記載。由晉至隋昆明池一直碧波綠水,景色宜人,南北朝時,庾信的《和炅靈法師游昆明池》及《春日昆明池》兩詩和江總的《秋日游昆明池》詩及隋時,虞世基、言行恭、薛道衡等人的詩文中可知,昆明池一直是一處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的娛樂游宴之處。

唐王朝建都長安后,昆明池的功用又一次得到利用。唐武德九(627)年,唐高祖李淵臨幸昆明池,以觀水軍練習。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五(631)年正月癸酉,獵於昆明池,四夷君長咸從,宴高昌王文泰及群臣。丙子而還(《資治通鑒》)。唐太宗並題有《冬日臨昆明池》詩一首;“石鯨分玉溜,劫灰隱平沙。柳影冰無葉,梅心冬有花。寒野疑朝霧,霜天散西霞。歡情猶未報,落景蘧西斜”。可知唐太宗多次游宴昆明池。

《括地誌》及《讀史方域紀要》載:唐太宗貞觀年間,浚修昆明池,擴大原昆明池範圍,將豐、鎬二水盡皆堰入,無複流派。使昆明池深六尋,袤十里。唐德宗貞元十三(797)年,京兆尹韓皋奉詔,又一次浚修昆明池,追漢制,引交河及豐水合流於池。又修石炭、賀蘭兩堰,並造大堰以匯眾流。唐文宗太和九(835)年,皇帝又令再次浚修昆明池。

唐代,昆明池經過幾次的浚修,更是湖光綠樹連天,洲渚蓮葉環繞,水色碧藍鑒人,樓船小舟相映,帝王將相游宴娛樂,文人雅士泛舟題詠,黎民百姓觀賞的長安城南風景區。風景如畫的昆明池引得漢、唐以來歷代文人的吟詠不絕,從唐代詩人宋之問、沈詮期、李乂三人的《昆明池侍宴應制》詩及杜甫《秋興八首》、白居易《昆明春》、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坊---訪呂逸人不遇》、溫庭筠《昆明池水戰詞》、賈島《昆明池泛舟》、蘇頲《昆明池宴坐答王兵部王旬三韻見示》、朱慶餘《省試晦日與同志昆明池泛舟》、范燈《憶長安》、李白葯《和許侍郎游昆明池》、胡曾《詠史詩·昆明池》、儲光羲《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童翰卿《昆明池織女石》、韓偓《亂后春日經野塘》等詩作可知,昆明池作為長安城南遊樂飲宴勝地,給人們帶來水鄉的樂趣,也可看到昆明池的滄海桑田變化史,同時也是昆明池盛衰的史實記錄。

昆明池在唐太和年間修浚之後,由於唐王朝走向衰落,戰亂的影響,昆明池逐漸石闥堰廢而見涸矣。自宋以後,不加浚治,遂湮為民田(宋《長安志》)。至此從漢武帝元狩三(前120)年到唐文宗太和九(835)年,使用了長達九百五十多年的昆明池,水枯見廢,而湮為民田。牽牛、織女、石鯨(現存陝西省碑林博物館內)三件巨型漢時石雕歷經風雨滄桑之苦,飽受戰亂烽煙之擾,至今猶存,令人感慨不已。

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們稱此日為“七夕節”。牛郎織女的那種男耕女織、溫馨的生活和美妙的傳說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而關於牽牛、織女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睕彼牽牛,不以報箱。”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立牽牛、織女於池之東西。至宋時昆明池廢棄,至元代在《類編長安志》中載到;“漢昆明池,在長安縣(今西安市)西南三十里,豐邑鄉鸛鵲庄。

昆明池

昆明池今為陸地,有織女石,身長丈余,土埋至膝,豎發,戟手怒目,土人屋而祭之,號為石婆神廟。唐人童翰卿的《昆明池織女石》曰;“一片昆明池,千秋織女名。見人虛脈脈,臨水更盈盈。苔用青衣色,波為促杼聲。岸雲連鬢濕,沙月對眉生。有臉連同笑,無心鳥不驚。還如朝鏡里,形影兩分明”。由此可知織女廟之建,應在宋元之間,而人們隨將牽牛、織女稱之為“石父”和“石婆”(《三輔舊事》、《宋。長安志》、《類編長安志》、《西安府志》、《關中勝跡圖志》)。宋元以後,織女石几經展轉,幾度風波終於又回到原址。

牛郎,織女傳說地西安石婆廟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常家莊村外田地中。牛郎位於斗門鎮棉花廠院內。“牛郎”離“織女”兩公里。織女廟,當地人叫“石婆廟”又名“織女寺”。一進石婆廟的大門,院落中立石碑一塊,上書:“陝西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郎織女石刻,陝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1956年8月6日立”。其碑陰刻有;“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為訓練水師,在長安斗門鎮一帶,開鑿了昆明池,池中刻置石鯨,兩岸刻置牛郎、織女,以象徵天河。兩千多年的變遷,昆明池早已變為良田,但屹立在斗門鎮街東的牛郎和鎮東六里常家莊村北的織女石刻,卻準確的標明了昆明池東西兩岸”。滄海桑田,當年煙波縹渺的昆明池,早已化為良田,石像站立於此已經2127年了。織女石像位於大殿中央,今人按照傳統的服式,給穿上了華麗的衣服。石像前的香燭排成一線,表明着人們祭拜時敬仰之心。兩邊的牆壁上的份別彩繪着牛郎織女的“凡間恩愛”、“鵲橋相會”等人們百聽不厭的傳說故事情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歷史故事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