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因材施教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因材施教 四字成語 成語故事

【注音】yīncáishījiào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善於根據學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導他們。子路問他聽到正確意見是否立即照做,孔子讓他先請示一下父兄,而對冉有說可以立即照做。學生公西華不解,孔子解釋說冉有為人謙讓應鼓勵,子路輕率剛猛要慎重行事。

【出處】《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解釋】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教育

【近義詞】對症下藥

【反義詞】一視同仁

【示例】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差異,以便因材施教。

【其它使用】

◎提倡"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體系。

◎今天,"全面發展,因材施教",這已經成為一項優越的制度在學校里執行着、發揚着。

◎因材施教原則,是教學受制約於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這一規律的反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四字成語相关内容
免費起名測名
情侶愛情配對
線上算命查詢
線上黃歷查詢
號碼吉凶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