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ei
郡望:鉅鹿郡
名人:魏無忌,魏延,魏徵,魏源,魏道明
勝跡:缺
文獻:山陰吳塘魏氏宗譜
歷史:魏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七,在台灣排名第四十八。魏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封父親周文王姬昌的庶子,畢公高在畢,子孫以畢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來,畢國逐漸衰弱,最後滅亡。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後代中,有一個叫畢萬的,在晉國當官。因為畢萬在晉國滅霍,耿,魏三國時立了大功,被晉獻公封在魏。畢萬的後代中有個叫畢都的,最後正式建立了魏國,被稱為魏武子。魏國後來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被秦國所滅,滅國後,魏國子民就有人用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魏。 發展和演變:魏姓還有一些其他來源。比如說,魏姓有一支是出自羋姓,是秦國大臣魏冉的後代,因為魏冉的祖先姓羋,所以說魏姓有一支出自羋姓。此外,宋代有本來姓高的人,也因為某些原因而改姓魏,如魏了翁本來就姓高。魏姓早期主要在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發展,到漢代,魏姓已經發展到了江南一帶,唐代初年,魏姓開始進入福建和廣東,並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人遷至台灣。魏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鉅鹿,任城,大梁,信陵,清河,沛縣,會稽,上虞,義陽,南昌,寧化,長樂,上杭,龍川,揭陽,海豐,新竹等。
補充資料: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功滅後,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因功,被賜魏地為邑,其後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公元前445年畢萬的後代魏斯建立魏國,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後,亡國的魏國王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外姓改姓魏。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後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慶元進士,本高氏,後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進士,後改姓魏。
聚集地:
遷徙分佈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無忌之孫魏無知的5世孫魏歆定居於巨鹿(今屬河北)。魏無知有兩個玄孫,一個叫魏諶,定居清河;一個叫魏漢,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魏氏有部分人遷至今陝西省境內。東漢時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隨行將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後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歷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寧化石壁村,又歷11世,有魏才祿,生4子:長子魏元,移居廣東長樂;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孫邦政又移居廣東龍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墳;四子魏貞,有一子移居廣東揭陽,還有一子居海豐。魏元的裔孫魏應浩、魏特敬於乾隆年間遷至台灣新竹縣;裔孫魏鼎高於清朝咸豐三年去美國,後到加拿大定居;裔孫魏松於1910年到印尼,開錫礦致富,曾任馬來西亞立法議員。
台灣的魏姓,以台南、台北兩縣為最多。在整個台灣省,是諸姓中第四十四個大姓。在明代永歷年間之時,最先有一位名叫魏亮的人,從福建至台,墾荒開基,開創了魏氏落籍台灣的先驅。後來一直以台灣郡城開設「張珍山號銀鋪」者,就是當年魏亮之後。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在台率眾起義,反清復明,為平息這一起義,有同安人魏大獻隨軍入台,並因平息有功而升任安平水師協鎮。以後,這位魏大獻就定居安平。乾隆年間、嘉慶年間、道光年間,均有魏姓人氏從福建移居台灣。泉州人魏居、魏古蘭、魏少,以及漳州的魏姓,都是這個時期遷台定居的。現在的台北縣石碇鄉、樹林鎮、雙溪鄉福隆村,仍居住有他們的後代子孫。
堂號
"九合堂":春秋時晉有大夫魏絳。山戎向晉請和,絳向晉君說和有五利。於是晉便和附近的少數民族山戎等締結了友好條約。8年之中,晉國九合諸侯,稱為霸主,都是魏絳的功勞。
魏姓因巨鹿為望,故也以"巨鹿"為其堂號。
歷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時,任諫議大夫,敢犯顏直諫。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諫二百餘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與龔自珍同為今文經學派,主張抵禦外來侵略。曾編撰《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導改革變法。他是中國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傑出人物之一。
魏無忌:魏國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當時魏家的傑出子弟。他與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並稱"四公子"。
魏 延:三國時蜀漢名將,曾隨劉備於蜀,以勇猛聞名,累遷為征西大將軍,為南鄭候。
【魏姓寶寶起名用字參考】
魏姓寶寶取名首字最好不用零聲字母或拼音是y.w開頭的字。雙字名應避免全用ei韻母或去聲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魏"字的同音字"為"的"為了"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據1998年最新統計,您的姓氏是第47大姓。您的姓氏筆畫為18畫。
【魏姓起名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