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o
郡望:雁門郡
名人:薄疑,薄昭,薄紹之,薄彥徽,薄少君,薄玨
勝跡:缺
文獻:缺
歷史:薄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夏朝時,有個諸侯國叫薄國(今山東曹縣東南),相傳是炎帝后代的封國。薄國王族的後代以國名為姓氏,稱為薄氏,是今天薄姓的起源。商朝時候也有一個薄姑國,薄姑國的王族以薄姑為姓氏,後來漸漸簡化為薄姓。另外,春秋 時期,宋國有大夫被封在薄(今河南省商丘縣北),他的後代以國名為姓氏,也稱薄氏,這是薄姓的又一個起源。到了後來,北魏孝文帝時,少數民族鮮卑族當中有叫薄奚氏的,後來和漢族通婚,漸漸接受漢族文化,並以漢人的習慣取單字姓氏,於是就改姓氏為薄。其他名人尚有:薄一波、薄慶玖。
補充資料:
姓氏起源:
以國為姓。上古時有薄國(在山東曹縣東南,又稱毫),相傳是炎帝后裔的封國,薄國的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稱薄姓。
春秋時期,宋國有大夫被封於薄城(今河南商丘北一帶),他的後代子孫就以封邑名命姓,稱薄姓。
為其他姓氏所改。如商代諸侯有薄姑氏,後簡化為單姓薄。代北地區有複姓薄奚氏,後改為漢字單姓薄氏。
歷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
聚集地:
堂號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窮致事物之理。明朝時薄玨著有《格物測地論》。
歷史名人:
薄 玨:明代兵器製作專家。崇禎年間,流寇欲劫擄安慶,巡撫張國維調薄玨入城製造銅炮,防禦流寇,又製造了千里望遠鏡,以觀察流寇的遠近,後又製作水車,水鏡、地雷、地弩、火銃等兵器,當流寇進犯安慶府時,城內兵民固守,發揮了各種武器的作用,大敗流寇。著有《渾天儀圖說》、《格物測地論》等。
漢代有軹侯薄昭、方士薄忌、代王太后薄姬,南朝宋又書法家薄紹之,明代又四川道監察御史薄彥冰。
【薄姓寶寶起名用字參考】
薄姓寶寶取名最好不用M.F.P為聲母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用b.韻母o韻母或陽平調的字。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薄"字的"淺"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雙字名最好首字筆劃少而末字筆劃多,單字名最好用筆劃多的字。您的姓氏筆畫為19畫。
【薄姓起名查詢】